新華社東京2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許緣
連日來,歐美金融市場掀起波瀾,市場恐慌情緒蔓延。10日,在歐美股市“逆風”侵襲下,亞太股市繼續承壓。
當天收盤時,亞太地區主要股市普遍下跌。東京股市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繼9日暴跌5.40%后又下跌2.31%。澳大利亞悉尼股市S&P/ASX200股指也下探1.2%。
東京股市日經股指10日開盤即下挫。在東京外匯市場,日元作為避險資產,匯率繼續走高。在歐美股市動蕩、日元升值以及油價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下,日經股指跌勢明顯。當天,東京股市全線下挫,銀行板塊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12%。
為實現本國經濟增長和2%的通脹目標,日本央行已頻出“大招”,比如2014年10月加大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將年度資產購買規模從60萬億至70萬億日元增至80萬億日元。日本央行的思路是,通過提振股市推升企業和投資者資產,以此帶動投資和消費并最終提升通脹水平。前不久,日本央行更是步歐洲央行后塵推出負利率新政,以期刺激金融機構借貸增強經濟活力。然而,自2016年開年以來,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對股市匯市的影響基本消失殆盡,堅挺的日元匯率也為日本經濟前景帶來巨大壓力。
澳大利亞股市更顯“無辜”。雖然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向好,但在全球原油價格不斷下滑的拖累下,悉尼股市能源和礦業板塊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在投資者避險交易的推動下,S&P/ASX200股指10日早盤時分跌幅達到2.4%,較去年高點則下跌超過20%,技術上陷入熊市。
衡量投資者恐慌情緒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又稱“恐慌指數”)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高位徘徊,目前處于五個月來的最高點。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引發市場人士高度關注。有分析人士稱,在市場極為敏感的時刻,耶倫對美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的評價將給市場提供重要信號。
從技術層面看,近日全球股市大幅動蕩與銀行業和能源業的穩健度有較大關聯;而從深層次看,全球經濟復蘇能否持續、主要經濟體結構改革成效如何等,將是左右市場走勢的主因。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七年有余,全球經濟復蘇之路依舊曲折。新年伊始,全球股市多有異動,也投射出全球經濟更多的不確定性。對亞太經濟體而言,應對不確定性的良策,還是更確定地推動自身經濟再平衡。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