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新年將至,《最強大腦》為觀眾們奉上了一場傳統文化兼腦力科學的新年智慧盛宴。窗花、大肉包、青衣表演等傳統文化元素被融入最強腦力考驗,既有緊張的挑戰,又展示了十足的年味兒,讓以局座張召忠為代表的一眾評審嘉賓紛紛點贊!本季《最強大腦》在項目設計上,除了一如既往的考慮專業難度問題,還愈發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不管是本期節目中看到的青衣妝容服飾、新春窗花剪紙、現場蒸制大肉包,還是往期節目中的“扎染密語”項目,都展示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
曲藝妝容結合現代科技青衣現場卸妝引評審熱議
在剛剛播出的《最強大腦》中,30位青衣女子成為考察選手觀察能力的“最強道具”。30位美麗的青衣均是專業旦角演員,她們身著傳統戲曲服飾,面部用專業的油彩繪制了厚重的妝容,臉部信息幾乎完全被遮蓋。選手徐燦林在30位青衣女子中穿梭,根據每人手執的手帕對應妝容面貌,進行配對記憶。有網友贊嘆道,“干冰+快速變換的隊形+展示時間最短的手帕+模糊難辨的水影圖,看得人眼花繚亂,如此高難度居然都能挑戰成功,徐燦林真是好樣的!”
在節目中,被陳歐選中的一位青衣女子需要在現場卸妝,呈現素顏,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史上最殘酷的挑戰莫過于讓女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卸妝”。據悉,每一次青衣表演前,光是上妝,就需要耗費幾個小時,卸妝則更消耗精力。局座張召忠表示京劇的化妝跟平?;瘖y是不一樣的,他還表示這是“對這個女子的尊重”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舞臺上,30位青衣女子的現代素顏借助電視墻進行呈現,用現代科技結合曲藝妝容,展示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特色。
新春窗花刀工細致:最小紋路不足兩毫米寬
除了具有古風古韻的青衣,傳統的窗花剪紙也出現在了《最強大腦》的舞臺。節目組特邀兩位民間剪紙藝術家在現場展示窗花剪紙藝術?,F場四面墻上展示了231個展開的精美新春窗花,每一個都造型獨特,刀工細致,其中最小紋路幾乎不足兩毫米寬!局座張召忠表示:“這個項目挺好的,包含中國文化的內涵?!彼€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小時候,農村的老太太都會剪紙”。
據了解,這些展開的窗花圖案每一幅都不一樣。選手陳智強和羅茵通過觀察231個展開的窗花進行記憶。評審在與之對應的231個未展開的窗花中選取3個“動手腳”,剪去小小一刀。這其中尤其以局座張召忠選擇剪的位置最為“刁鉆”,被其他評審調侃為“陰險的一刀”。
同樣花紋的窗花,折疊和展開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該項目大大考驗了選手的空間旋轉、推理能力。最終“超新星男孩”陳智強以用時短的優勢守擂成功,有網友表示,“實力就是實力,在大腦的舞臺上年齡永遠不是問題!”
100個包子18道褶局座坐等吃肉包
剛剛播出的《最強大腦》還上演了一場“最強《舌尖上的中國》”,在現場蒸起了大肉包,將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美食元素也巧妙融入了“最強道具”中。四位包子師傅經驗豐富,現場制作了100個生包子,包包子所需的肉餡、面皮都是由師傅們精心制作而成的。每個包子都放入幾乎等量的餡,捏出的褶子個數都是18道,而且每個褶子之間的夾角也都保持在20度左右,這樣做出來的包子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這一精細的手藝活兒,被Dr.魏贊嘆:“手工跟機器包出來的一樣!”
在包子蒸制的過程中,一層層的籠屜,裊裊上升的水蒸汽,讓現場沉浸在濃濃的年味兒中。看著心愛美食的局座,調侃說自己原以為黃勝華幾分鐘就能觀察完畢,他還“等著吃包子呢”,結果耗時太久“包子要涼了”!
扎染密語展示民族風郭敬明家鄉自貢熟知扎染原理
提到第三季《最強大腦》的傳統文化元素,除了窗花、大肉包、青衣,第二期節目中的“扎染密語”項目也展示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工藝。為了更好地打造“扎染密語”項目,《最強大腦》節目組特地遠赴云南,深入村落研究扎染的神奇之處。在那里,扎染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當地婦女們個個在扎花,戶戶在暈染,扎染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在“扎染密語”項目中,郭敬明表示:“我家鄉是自貢,很多老太太都很會扎染,我大概知道扎染的原理。”除了現場展示的60幅精美的扎染成品,節目組還邀請到兩位有著三十年扎染經驗的白族扎染傳人,在現場演示了扎染全過程,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魅力。局座張召忠激動“點贊”,稱:“扎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個項目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