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中的飄窗
日前,多位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溫州市甌海區新橋街道的住宅區“華鴻中央城”存在大量違建,給小區住戶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小區內每幢大樓都存在私自搭建飄窗、陽臺等違建行為,有些業主甚至在一樓“圈地”建私家花園。
昨日,記者從甌海區相關部門了解到,甌海區政府聯合城管、住建、規劃、消防、街道辦等組成“違建處置領導小組”進駐該小區,進行現場辦公。記者 藍瑩文/圖
走訪 交付不足半年,到處是違建
“華鴻中央城”位于甌海區新橋街道水杉路以西,毗鄰甌海新區府,地處繁華路段。小區共12幢住宅,其中大部分為30層以上的高層住宅,去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隨著各戶裝修開始,違法搭建頻頻出現在該小區。住戶王先生說:“前段時間,3幢1單元一高層住戶在違法搭建陽臺的過程中,一塊建筑材料落下,將正下方大樓出入口的頂棚鋼化玻璃砸出一個直徑約半米的大窟窿,這太可怕了,還好沒有傷到人。”
記者在”華鴻中央城“調查發現,粗略估計,有上百戶存在違法搭建,其中有搭建小陽臺的,有搭建飄窗的,甚至有在一樓私自“圈地”建私人花園的。
這些違法搭建,在相似位置的都是樣式一樣,顏色一樣,顯然是事先經過溝通統一制作。
自稱華鴻房開公司董事長助理的一先生表示,違法搭建是業主們的行為,與小區開發商無關。
物業 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已經舉報
浙江大管家物業管理服務公司“華鴻中央城”物業服務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說,這些違建是住戶們私自搞的。
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小區為高層住宅,因此違法搭建的安全隱患很大,已經出現幾起高空墜物砸壞樓下基礎設施的情況。
該負責人說,房屋交付后,違法搭建就陸續出現,業主的理由主要是房開提供的空調架只有一個,安裝多臺空調的話室外機沒處放。物業管理人員多次對搭建行為進行勸阻,無果。
2015年12月,物業公司將上述情況寫信,發到溫州市城管與執法局、溫州市住建委、甌海區房管局等部門,以及新橋街道辦事處,希望引起重視。
城管 違建多,拆除成本遠高于搭建
記者從甌海區城管與執法局新橋中隊了解到,該中隊去年10月接到群眾舉報后,已7次對該小區進行“拆違”,但拆的速度跟不上搭建的速度。
新橋中隊中隊長姜時明說,“華鴻中央城”違建數量多,小區多為高層建筑,拆違需要半空中作業,其難度和成本要遠遠高于搭建,拆除的難度很高。
姜時明還提到,面對執法,小區業主十分不配合,有業主“躲貓貓”,有業主甚至在里面裝修就是不開門。另一方面,物業的不配合,也使違建乏力。姜時明說,小區物業完全可以將槽鋼這樣的建筑材料攔在小區外,因為室內裝修不可能用到這些材料。
區里 成立違建處置領導小組
昨日,記者了解到:針對“華鴻中央城”的違建亂象,甌海區政府已聯合城管、住建、規劃、消防、街道辦組成“違建處置領導小組”進駐該小區,進行現場辦公。
甌海區城市管理與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陳闡說,去年9月就接到了違法搭建舉報,新橋中隊去現場查過,并向區政府主管領導做了匯報。
據介紹,領導小組將優先處置兩類違建:一是嚴重影響房屋結構的違法搭建,二是嚴重影響消防安全的違法搭建。
城管執法局一直在監管和拆除,為什么違建反而越來越多?陳闡給出的回答是:“違法搭建容易,拆起來難度很大,而且拆除的成本比搭建的成本還要高,政府都是自己出錢在整改。目前,處置領導小組已經進駐小區現場辦公,與物業公司共同監督違建行為,形成控違的高壓態勢。對小區里正在搭建的違法建筑,我們會馬上制止,‘立查立改’;對已經建成的,走法定程序拆除。”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