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犯罪嫌疑人彭某涉嫌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謀取暴利被儋州警方抓獲。彭某利用其網上訂機票業務的便利,非法獲取5萬多條旅客預訂機票信息和身份證號,售賣他人獲利40多萬元。“這些信息按條出售,一條10元左右,包含了乘客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航班信息等。”彭某說。
警方查明,與彭某交易的是儋州籍犯罪嫌疑人李某。李某在非法購得他人信息后,給旅客發送虛假航班延誤的信息,由于個人信息和航班信息清楚準確,詐騙的成功率很高。“犯罪嫌疑人謊稱機票改簽有200多元的補償,利用旅游圖利心態,讓乘客轉賬付費改簽費用,一步步落入圈套。”儋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吳靖說。
“詐騙機票已經在儋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儋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周有武說,有的村民將親朋好友拉入詐騙團伙,其中還有兄弟、兄妹合伙作案,妹妹假冒客服人員,幫助哥哥詐騙他人。
記者梳理部分儋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現,犯罪嫌疑人大多在城鄉結合部租賃或購買住房作為詐騙窩點,在組織上,團伙分工明確,主要是家庭式團伙,合作十分默契。2015年7月,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居民鄭某亞被人以提高支付寶信用額度為由騙取299.98萬元,經查作案地在儋州市。此后,儋州警方分別在那大、洋浦及中和鎮天堂村,現場抓獲涉案嫌疑人6人,連帶破獲了20余起其他網絡詐騙案。
作者:傅勇濤 (來源: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