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里總有一張熟悉的臉,他叫曹查理,大家都叫他三級片皇帝。這么說的時候,通常都擠眉弄眼一肚子壞水。那時,做個三級片男星是很多人心里私藏的最佳職業。
造化弄人,“凍肉工人”成了三級片皇帝
男人總有兩個夢想: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其實對于大多數男人來說,第一個遙不可及,第二個勉強達到。不管怎么樣,能實現一個也是好的。
那個時候大量三級片急速出現,是因為香港電影引入了分級制度。
香港的三級電影本不僅僅是情色片的全部代碼,它本欲給粗口、性和暴力一個安置的空間,卻沒想到香港色情片如此彪悍,情欲與暴力的重拳組合實在是太對觀眾胃口,其他片被毫無余地擠到角落里。從此,香港三級片就徹底的淪為了香港色情片的標簽。
分級制度的初衷不過就是保護青少年不受污染,增加成年人選擇的自由度。遺憾的是香港電影牢牢地記住了第二點,卻對第一點選擇性失明。
最先分級的美國執行的很徹底,國內有成人店和X級影院制度,可以防止色情任意擴散,香港似乎不是不能這么做,而是不想。
那個時代,三級片的巨幅色情宣傳照貼的四處都是,報紙里大幅大幅的宣傳廣告。那是一個躁動的年代,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欲望之眼和不知該如何揮霍的精力。
那時候,曹查理來了。
他并不是演員科班出身,也沒接受過什么專業訓練。為了生存,做演員之前他已經換了七八個職業。
關于曹查理的童年和少年,我們實在是知之甚少。他自己很少談起,這個總是陰險面目、急色近欲的男人,在脫衣服之前和穿衣服之后是個什么樣子,人們也并不關心。
看曹查理,只不過為了釋放隱秘欲望,滿足內心的幻想。
我們能夠知道的是,19歲讀完書之后,曹查理做了一個冷氣工人,后來做股票,虧了之后去幫“凍肉公司”收賬。
說起這段收賬的經歷,曹查理總是得意洋洋:“很出名的,所有大小公司都是我一個人去收錢的,所有街市都是我的人,多厲害。”
其實曹查理的性格在這里就已經顯露端倪:他很知足,他接受自己的任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