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2日訊
今日,資管網•2015年度CTA策略業績報告發布,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成立的CTA基金共305只,平均收益20.67%,紫熙投資以475.59%奪冠。
2015年CTA基金數量較2014年增長57.22%
據資管網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共登記成立499個基金產品,其中2014年成立的產品數量為194只,2015年為305只,包括基金專戶115只,期貨資管130只,自主發行58只,有限合伙2只。
自期貨資管一對多放開及私募備案產品的加速發行,期貨CTA基金也迎來了爆發期,據資管網收錄的數據顯示,2015年平均每月成立25只新CTA基金產品,較2014年數據增長57.22%。尤其2015年上半年,數量增長最為明顯,6個月共成立200只CTA基金產品,而下半年新品發行成下降趨勢。
CTA基金產品的運作周期普遍比股票基金短,平均為1~2年,存活2年以上的基金產品更是屈指可數。據資管網統計,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共有277只產品停止運作,其中2015年清盤的產品數量為207只。尤其在6月份股災后,產品的清盤潮更為明顯,僅7月份產品清盤數量就有57只;9月7號股指受限后,股指策略的產品或清盤或停止運作,下半年清盤的產品共計148只,占全年清算數量的71.5%。
2015年平均收益20.67% 紫熙投資475.59%奪冠
在統計的481只CTA策略基金(基金專戶、自主發行、期貨資管、有限合伙等)中,2015年整體平均收益率為20.67%(2014年為17.17%)。排名前十的產品平均收益率高達252.06%,平均回撤僅為25.73%,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共有340只,占比70.69%。在481只產品中,有16只產品收益實現翻番;收益在50%-100%之間的有53只,表現最差的產品虧損60.26%。
在市場的白馬私募中,往年表現優秀的富善、鴻凱、尊嘉、九坤、海證、雙隆、譽信豐等2015年的收益均超過了80%,延續了2014年的增長趨勢;而2015年的嶄露頭角的新秀中,紫熙、金海棠、黃埔獵鷹、明汯、富利等表現更為搶眼,收益均在兩倍以上。盡管大部分白馬私募產品都取得良好收益,但也有些表現得不盡人意,如善境投資、金手指、白石、杰詢等傳統以交易商品為主的私募,均出現不同幅度的虧損。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CTA基金管理人展現卓越的管理能力,真正做到高收益、低風險,期貨的暴利本色再次顯現。雖然標準化的基金產品從平均收益率上不及單賬戶,但風險控制能力卻明顯強于后者。在整體的收益風險比、規模收益以及穩定性上,基金產品遠強于單賬戶。
量化策略收益和回撤控制比主觀策略更優秀
在481只CTA基金中,采用量化交易策略的共有321只,占比66.74%;平均收益率為24.05%,高于整體平均水平,實現正收益的共有245只,占比76.32%。在統計的481只CTA基金中,采用主觀交易策略的共有160只,占比33.26%,平均收益率為13.88%,遠低于量化策略的24.05%,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有95只,占比59.4%。
在統計的481只CTA基金中,采用主觀交易策略的共有160只,占比33.26%,平均收益率為13.88%,遠低于量化策略的24.05%,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有95只,占比59.4%。
主觀策略組排名中,第一名是紫熙投資敏進一號,收益率為475.59%;第二名為融信致遠,收益率為201.53%;第三名為倚天徽商中國夢沙漠草,收益率為198.96%。主觀組表現同樣出色的還有進化論、鴻凱、裕展、致暢等,均取得較為穩定的收益。
對比量化策略組,160只主觀策略產品2015年的平均回撤達到了18.99%,而平均收益僅為13.88%;量化策略組2015年的平均回撤僅為11.54%,平均收益為24.05%;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量化策略無論從收益上還是在回撤控制上,都比主觀策略表現得更優秀。
規模上10億CTA投顧注重以團隊保障業績 跳出規模業績魔咒
管理總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大型投顧23家,運行中的CTA策略產品共有126只,2015年的平均收益率為29.41%,高于CTA資管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實現正收益的產品103只,占81.74%,表現出穩定的盈利能力。
排名第一的是紫熙投資敏進一號,收益率為475.59%;排名第二的是海證投資資管,收益率為194.7%;排名第三的是進化論的進化論復合策略一號,收益率為172.77%。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3家上規模的投顧公司均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如凱豐、雙隆、富善、永安資管、元葵等,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仍然取得了較高的收益。凱豐投資管理規模在2015年由30億元增長到45億,成長為國內同行領軍序列,全年取得了29.01%的收益率,是國內少有的保持了連續三年持續穩定盈利的大型陽光化CTA基金。
從實際情況看,管理規模10億以上的投顧更加注重以團隊保障業績,有了穩定和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團隊,投顧可以跳出規模業績魔咒。如盛冠達2015年在規模擴張的同時花重金打造IT團隊,以年薪過百萬的IT總監牽頭組建了一只強大的金融工程研發力量,量化策略覆蓋貴金屬期現套利、股指套利、ETF套利、商品對沖套利、全球跨境套利。依靠扎實的團隊力量,盛冠達萬嘉盈基金以3.96%的回撤,取得了56.21%的高額回報。
長期來看,隨著管理規模的不斷增加,投顧對風險的偏好逐漸降低,對收益的穩定性更加注重,更加看重持續的絕對收益和回撤的控制。從統計數據看,10億規模以上投顧,管理更加嚴格、規范,風控能力更加突出,持續盈利能力越強,風險收益比趨于長期穩定。(陳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