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外平臺明顯比樓內低
圍墻開裂
一幢建好才4年多的樓房,就出現路面和樓梯開裂、下沉的現象,這讓居民憂心忡忡。這到底是正常沉降、房屋質量缺陷,還是受到附近工程的影響?
現代快報見習記者
吳胤喆 文/攝
居民:
路面和樓梯嚴重開裂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趕到南京雨花臺區南站茶都雙龍嘉園梅香路5號小區。趙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居住的3幢1單元,樓下的路面和樓道樓梯都嚴重開裂,路面下沉了近10厘米,居民懷疑與房屋質量有關。“我剛搬進來一兩年,來的時候樓下就已經有點開裂、下沉了,現在情況越來越嚴重。”趙先生說。
記者看到,這幢樓共18層,每層4戶。1樓門前有個1.5平方米左右的小平臺,住戶要走上平臺,然后進入單元門。開裂、下沉的情況主要出現在這個平臺的走道和樓梯處。現場可以明顯看到,樓梯末端比地面低了約2厘米,一旁的窨井蓋兩頭也是一高一低,靠近樓房的一側比另一側矮了3厘米左右。從樓梯走到平臺上,能感覺到單元樓門前的走道凹凸不平,走道外圍一截1米高的墻體,已經從中間裂開了一條縫。但樓內的地面和樓梯則比較正常。
幾位居民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大約3年前就有了,“也反映過,也修整過,不過沒什么效果。”一位老大爺稱,“現在都習慣了,好像也沒什么大影響。”另一位大媽表示,這平臺是進樓必經之路,走的時候磕磕絆絆很不方便,“我們年紀大的,萬一地不平摔倒了,不就吃了大虧嗎?”一位女士說,大家更為擔心的是,出現這種現象是否與整棟樓的質量有關系,“也有人說,這些開裂下沉的情況跟附近工地施工有關。”
物業:
跟回填土沉降有關系
記者找到小區物業的一名工作人員咨詢此事。該工作人員說,小區是2011年完工的,這些進樓的平臺是在樓房主體修建完成之后再建的,平臺下沉跟下面的回填土沉降有關。“主樓房建好后,再往周圍的地基填浮土,時間一長,這些回填的浮土就會出現沉降。這和房屋主體沒有任何關系。”該工作人員稱,“梅香路17號的一排沿街門面房前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我們剛剛修整完。”他表示,物業這段時間正在調查統計各樓的沉降情況,然后統一進行修整。
記者隨后聯系了雨花臺區建筑安裝質量監督站。質監站工作人員表示,將先聯系趙先生等居民,并對該樓的沉降、開裂等情況進行了解和評估。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