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建議加大造假處罰力度讓資本市場違法者付出慘痛代價券商板塊創投概念有利好
備受市場關注的新股發行注冊制終于塵埃落定。在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后,注冊制可能明年一季度末啟航。有分析認為,注冊制實施后,將對市場投資架構或產生影響,有業績支撐的藍籌股,符合政策轉型成長股和券商創投等概念有望獲得支撐,但純概念炒作和殼價值可能會直線下降。
“按目前的節奏,新股發行注冊制可能在一季度末就會與市場見面了。”一位長期關注新股發行注冊制的投資者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
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的議案,明確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要求。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穩妥、平穩有序地推進注冊制改革。另外,據新華社“新華視點”消息,上述決定自明年3月1日施行,期限為兩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市場高度關注的注冊制可能加速落地,“我們預計最快在今年一季末就可能落地。”一位券商人士對廣州日報記者預計。
圍堵造假成為機構關心焦點
“作為券商中介,我們是非常歡迎和認同注冊制的,這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的重大進展。但未來如何防止上市公司造假可能是關鍵,要做好能上能退。”上述券商人士稱。近幾年上市公司巨額造假新聞不斷爆出,證監會也強調,實施注冊制以后,對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和打擊會更加有力。
上述券商人士分析指出,實施注冊制后,能夠強化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功能,做到有前景的公司能快速、相對低成本的融資。但如何減少注冊制實施中上市公司造假問題較為關鍵,“實施注冊制需要有高壓的監管,要讓違規成本盡可能地提高。如果違規成本較低,不排除有人鉆政策空子。”
證監會27日也強調,實施注冊制以后,對股票發行審核的理念和方式將會發生很大變化,審核的重點在于信息披露的齊備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不再對企業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作判斷,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均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負責。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信息披露的審核把關要求會更加嚴格,對于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和打擊會更加有力。
財務造假屢見不鮮
實際上,近幾年監管層披露查處的財務造假案例并不少,但不少投資者發現,即使連年巨額造假,股票在二級市場上依然活得很瀟灑。記者粗略統計發現,A股歷史上,有一大批造假公司至今都令股民難忘,其中,農業股成為第一大重災區,前有藍田股份、銀廣夏,后有萬福生科、綠大地。最近又有新中基。同時,南紡股份、上海物貿等也都出現連續多年造假。
但目前除了藍田股份變身ST生態并退市、銀廣夏繼續ST外,其余多數曾經大肆造假的公司都活得很不錯。其中,南紡股份因收購南京證券預期,股價牛得很。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股價也接近歷史新高。新中基停牌前股價也達到近7年的高位。
影響1
價值投資或慢慢興起
在很多機構人士看來,在核準制下,IPO重啟都會對大盤短線帶來一定的波動,而注冊制實施短線也可能給市場增加壓力。但有可能改變市場投資格局,價值投資或慢慢興起。其中,對券商、創投等板塊的刺激作用可能較為明顯。
一位私募人士27日對廣州日報記者分析指出,由于當前A股散戶操作占比較大,而且很多機構操作都散戶化,使得價值投資在A股找不到市場,“但注冊制實施后,上市公司數量可能出現大幅增長,現在滬深兩市接近3000家公司,未來隨著注冊制實施,達到四五千家規模不會需要太長時間。這么多的公司,投資者到底買什么?可能只有一個永恒的標準,就是業績,而那些純粹的概念炒作的股票市場份額可能會逐漸下降。”
影響2
利好券商和創投概念
在板塊上,注冊制實施獲利好最多的可能是券商和創投。國金證券分析師郭飛表示,注冊制推出,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短期看,注冊制實施將提升券商投行業務收入,同時對于經紀、兩融、自營等業務也有間接提升作用。長期看,注冊制由于供給增加,投行業務競爭會加劇,券商在此基礎上將發展更加多元化的盈利業務。而且注冊制實施對于投行實力強的券商將更為受益。交銀國際分析師鄭嘉梁也表示,注冊制推出一定是影響證券行業最深遠的大事。如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等大型券商將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勝出。
同時,注冊制實施,將為大量的創投類公司提供快速便捷的退出通道。2015年前三季度,PE行業通過IPO退出項目為217個,占比26%。因此,在多數機構人士看來,注冊制實施直接利好PE行業發展,未來將迎來新一輪增長。A股上市公司中,魯信創投、錢江水利、市北高新、張江高科、上海三毛、大眾公用等都是創投概念的龍頭個股。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