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的吊燈搖晃起來,廚房里懸掛的餐具“叮當”作響,臉盆里的水有規律地來回波動……
這不是地震,上海一個小區兩棟樓房的住戶時不時就會遇到上述情況。
在這個名為“翔和雅苑”的經濟適用房和動遷房組合小區里,只有16號和17號兩幢樓有這樣的現象,但包括這兩幢樓在內的多幢居民樓都存在墻壁開裂、甚至外墻大面積剝落的情況。
權威檢測機構經過檢測,找到了兩幢樓搖晃的“元兇”——與小區一河之隔的一家石材廠。12月23日,嘉定區南翔鎮相關部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家石材廠設在這里已20多年,早于小區建成,是一家合法合規生產的民營企業,“即便從環保法規對振動的限制來看,其部分監測點存在晝間或夜間小幅超出范圍,但總體都在容許振動限制范圍之內。”
“考慮到居民的急迫性,我們正在與石材廠積極協商,希望近期能達成一個協議,至少對居民區不造成影響。”南翔鎮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金靜波說。
居民:有頭暈嘔吐感以為懷孕了
翔和雅苑位于嘉定區德園路1509弄,是經濟適用房和動遷房組合小區,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正式交房。2014年5、6月份,大批居民開始入住,樓房搖晃的怪異現象才被發現。
胡鳳英的家在該小區17號樓10層。2014年6月,她家開始裝修,裝修工人用紅外線水平儀測量,卻怎么也測不準,工人認為儀器壞了,就去重新買了一個。不料新買的儀器仍然測不準,裝修工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住在同樓18層的肖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工人就告訴我,房子在振動所以測不準。”肖女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在廚房油煙灶排風扇兩側各裝了一組晾桿,平常掛一些茶盞及廚房常用小物件,“有一天,我忽然發現這些掛著的茶盞搖晃起來,互相之間碰在一起叮叮當當作響。”
類似肖女士家的情況在該小區16號樓和17號樓都有發生。17號樓二層一戶居民表示,他家客廳懸掛著大吊燈,每當房子搖晃時,吊燈上的玻璃墜子就會相互碰撞叮當作響。還有一戶居民表示,家中衣櫥的推拉門會自己來回移動。還有居民說,裝在盆里的水,竟然會有規律地來回波動,振幅有三四厘米,“搞不清楚情況還以為發生地震呢!”
樓房搖晃甚至讓部分居民頭暈。住在17號樓17層的姜小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一開始住進來她并沒有感覺到,后來她晚上回到家里就能清楚感受到,每天頭暈有嘔吐感覺,“一開始不知道原因,還以為自己懷孕了呢,鬧了個笑話。”姜小姐說,現在,每每趕上振動,躺在床上就感覺在蕩秋千。
檢測機構:石材廠共振引起“樓晃晃”
住在搖搖晃晃的樓房里,居民們心里都很不安,紛紛尋找原因。
一開始,居民以為是房屋質量問題,向居委會及政府部門投訴翔和雅苑的開發商。17號樓的樓組長陳月娟表示,開發商對此很重視,但堅持房屋質量沒問題。于是,居委會和開發商委托小區物業和居民觀察,開發商也派人監測。
過了一段時間,有居民發現一個現象,每當小區附近一家石材廠開機作業時,樓房就開始晃動。“石材廠的燈一亮,工人就開動機器了,房子就晃起來,停工后房子就不搖了。”17號樓樓組長陳月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居民所說的石材廠名為南翔石材廠,跟小區僅隔著一條叫蘊藻浜的河道,直線距離不過三四百米。12月23日,記者來到石材廠門口,當時工廠沒開工,門也關著,保安不讓記者入內。據居民介紹,石材廠內一共有4臺體積巨大的砂拉鋸,直徑約有四五米。透過大門,能看到廠區內堆放著一些花崗巖石料。
這家石材廠是不是造成小區兩幢樓房搖晃的“元兇”?
開發商及政府部門分別找來權威檢測部門進行鑒定,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房屋質量檢測站和同濟大學房屋質量檢測站先后于2015年8月和10月得出檢測結果,均將房屋震動源指向石材廠。
其中,同濟大學房屋質量檢測站出具的《翔和雅苑16#17#房屋質量檢測評定報告》認為,“震動源引起的振動對房屋結構安全性不會造成損害,但對居民的人體舒適度和日常生活會產生影響。由于震動源的周期與房屋結構第一節自振周期接近,長期振動下,房屋結構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由于房屋晃動超過規定范圍,兩家檢測方給出多條建議措施:對石材廠內的機械設備采取隔振措施或改變機器的運行頻率;建議石材廠搬遷或停業,停業之前最多只能開動一臺機器等。
專家:長期搖晃可能量變引起質變
為何只有16號和17號兩幢樓發生搖晃,周邊其他高樓卻沒事?
對此,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房屋質量檢測站此次檢測項目的負責人趙鵬解釋說,每一棟建筑物都有其固有的振動頻率,不同材質、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其振動頻率也會不同;16號和17號兩幢樓的振動頻率恰巧與石材廠機器振動頻率比較接近,這才發生共振現象,其他樓房的振動頻率差距較大,發生共振就沒有這么強烈。
搖晃會讓樓倒塌嗎?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現代都市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花炳燦表示,房屋的質量如果沒問題,居民不必過于擔心,但舒適度受到影響是必然的;如果樓房晃動,側面說明其舒適度遠遠沒有達到標準。
“如果搖晃情況長時間存在,那還是要考慮要盡量避免。量變引起質變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花炳燦補充說,避免兩者共振,可以由專業單位進行處理,如改變自身結構頻率、為機器預備防震基礎,或者在廠房周邊修筑防震溝等技術措施。
翔和雅苑17號樓的業主還投訴稱,不少住戶家中墻壁有開裂現象,認為也是共振搖晃導致。澎湃新聞記者在翔和雅苑小區采訪時發現,發生墻壁開裂、甚至外墻大面積剝落的樓房不僅僅出現在16號和17號兩幢樓,其他多幢樓房都有類似現象。
“通常一兩年內的共振不會導致樓房開裂、外墻裝修脫落等影響。”趙鵬稱。也有參與檢測的專家認為,振動會加劇墻壁開裂、裝修脫落等,不過部分房屋本身質量方面也有問題。
相關部門:正在與石材廠積極協商
房屋檢測結果出來后,嘉定區南翔鎮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出面與涉事石材廠協調。不過,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最終解決方案,南翔石材廠仍然不定期生產。
陳月娟和小區多名居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周石材廠連續幾個晝夜開工,16號和17號兩幢樓部分住戶明顯感到房子搖晃。居民說,在這之前石材廠曾停工了幾個月。
石材廠這次復工又惹火了部分居民,有居民上門交涉,要求石材廠停止作業。可石材廠也感覺委屈和無辜,工廠效益本來就不太好,前一段停產已經給他們造成很大損失。“他們告訴我,最近剛剛接了幾單活兒,要按期完成,而且石材加工必須晝夜不停。”陳月娟稱。
南翔石材廠是一家民營企業,在嘉定南翔鎮注冊設廠已經有20多年,按照先后原則顯然早于翔和雅苑小區。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南翔鎮政府在處理這件事情時相當為難。
南翔鎮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金靜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南翔石材廠是一家合法合規生產企業,“即便從環保法規對振動的限制來看,其部分監測點存在晝間或夜間小幅超出范圍,但總體都在容許振動限制范圍之內。”參與協調的南翔鎮經濟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張大宇也表示,石材廠沒有違反國家法規,不可能采取強制措施。至于改進工藝、設備,由于涉及資金不菲,石材廠自身難以做到。
不過,樓房搖晃對居民造成很大影響,問題必須解決。張大宇稱,從實際情況看,石材廠由于產能相對落后,已經不符合所在區域的產業發展要求,從長久看要么搬遷要么關停。
“考慮到居民的急迫性,我們正在與石材廠積極協商,希望近期能達成一個協議,至少對居民區不造成影響。”金靜波稱,至于搬遷或其他措施,因為涉及土地置換及政府規劃,需要嘉定區及南翔鎮兩級政府盡快拿出方案。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