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據(jù)湖南經(jīng)視報道,近日,52歲的上海商人吳堅在湖南長沙乘坐135路公交車前往火車站途中突發(fā)心臟病。他恰好隨身帶了幾萬元現(xiàn)金,就掏出1萬元,請求司機和乘客救他一命。大家將其護送到附近醫(yī)院,并幫忙辦理住院手續(xù)。吳堅經(jīng)過搶救脫離危險,司機則婉拒了1萬元感謝金。
12月16日下午兩點多,吳堅乘坐135路公交車前往火車站。途中,他走到公交車駕駛室旁,掏出1萬元錢交給正在開車的司機黃師傅說:“師傅,救我一下。”
隨即,吳堅躺倒在車廂地板上,黃師傅立即靠邊停車,并問他怎么了。吳堅說:“我心臟病犯了。”黃師傅和一旁的乘客立即撥打120求助,有乘客從吳堅身上找到速效救心丸,讓其服下。幾分鐘后,吳堅自己站起來說:“好多了,沒事了。”黃師傅堅持把錢還給他,并讓他去醫(yī)院檢查。吳堅又把錢分成兩份,硬要塞給黃師傅和幫忙喂藥的乘客,但對方都婉拒了。
不料,沒過幾分鐘,吳堅再次發(fā)病,并躺倒在地。黃師傅再次撥打120,但急救人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到。考慮到情況危急,黃師傅勸說其他乘客先下車,開車送其去醫(yī)院。有兩名乘客主動留下來幫忙照顧。到達醫(yī)院時,黃師傅和急救人員將他抬下車,這兩名乘客又細心地將他的行李帶下保管好,并幫忙辦理住院手續(xù)。
經(jīng)過緊急救治,吳堅脫離了危險。躺在病床上的他還執(zhí)意用一萬元來感謝黃師傅,但黃師傅仍不愿收。
事后,吳堅告訴記者,自己做生意走南闖北,經(jīng)常聽到有人發(fā)病倒地無人救助的事情。當時之所掏出1萬元就是想讓救助者放心,自己不是訛詐而是真的需要他們的緊急救助。對于自己的做法,他和家人都認為這是“很聰明的做法”。
對話
“我不是作秀,是自救”
12月20日,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吳堅。在還原事實的同時,吳先生也提到,他在尋求幫助的同時愿意給幫助他的人一些報酬,這是正常的。他相信人心是善良的,需要去喚醒。
記者:平時隨身帶上萬元嗎?
吳堅:不一定,這次我主要去廣州那邊辦事,恰好隨身帶了幾萬元現(xiàn)金。
記者:您在車上兩次發(fā)病,第一次發(fā)病時就把1萬元給了司機?
吳堅:對。第一次發(fā)病時,雖然病情很危急,但我還有點意識。如果病情再繼續(xù)加重昏厥,要想活下來必須得到他人幫助,然后進行自救。在這種情況下,我隨身帶有錢,我立刻就把錢拿出來給他,好讓他幫助我。
記者:為什么這么做呢?
吳堅:我給錢讓他幫我,出于三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可以用這些錢幫我代付在醫(yī)院的急救治療費用。另一方面,給錢可以最大化激發(fā)他們的善心,讓他幫助我。還有一方面就是我認為做好事就應(yīng)該得到好報,也必須得到好報。
記者:家人如何看這事?
吳堅:家人覺得我做得很正確。如果不這樣做,可能就沒命了。
記者:但有人質(zhì)疑你拿錢考驗大家善心,你如何看這些議論?
吳堅:無論別人怎么議論,我可以明確說我不是作秀,更不是愚蠢,我是自救。我不希望大家的議論給我和幫我的那些好心人帶來煩惱和麻煩,不能讓他們做了好事反而傷心。
記者: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你還會這么做嗎?
吳堅:百分之百還會這樣做。我認為這是很聰明的做法。
記者:如果當時沒帶錢呢?
吳堅:我也會想辦法進行自救,我的手表還值些錢。
記者:為什么非要把錢交給他人進行求助呢?
吳堅:這是一種處于真實需要求助的意思表達。也好讓救助者放心,我不是訛詐而是真需要他的緊急救助。據(jù)《法制晚報》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