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家的水管被塑料布堵住。
李先生家里電被拉閘。
李先生家里被斷水。
雖然家就近在咫尺,但成都羅浮世家小區業主李先生夫婦,卻不得不選擇在外面住了一個星期的賓館。從上個月開始,家中接連出現斷水斷電斷網的現象。每次修好隔幾天又斷掉。
到底是誰動的手腳?為此李先生偷偷在家門口正對著電箱的位置,安裝了一個監控。
幾天后,當家中第二次停電時,監控拍下了一個制服男子打著電筒,打開電箱……因為認為物業漲價程序不合規,他曾拒交物管費,因此李先生一口咬定是物業做了“手腳”。
對此,12月16日成都羅浮世家物業公司回應:“我們只是例行檢查,再說了,即使穿電工制服也不能證明是我們的電工。”
遭遇/斷水斷電
業主有家難回
12月16日,時隔近一個月后,李先生回到家中,徑直走進廚房,擰開自來水閥門,水龍頭只流出很小的水。“你看嘛,還是堵著的。”
11月28日晚上9點過,妻子發現斷水了。找來維修工檢查,從水管里掏出大量的硅膠泥。“找來師傅說,硅膠泥比上次的塑料袋還難掏。”
此前的11月17日,家里斷水后,維修師傅從水管里掏出10多厘米長的塑料袋。事實上,除了家里的水管被異物堵塞外,家中還多次出現斷電情況。
11月10日,正在家中上網,突然沒電了。起先李先生還沒在意,可出門一看小區其他住戶都有電,一問才曉得只有自家斷了電。費了好大勁才把物管叫來,對方說跳閘了。此后的16日,又斷了一次。在此期間,自家的網線在分戶到家處也被人為剪斷了。
斷電斷網,水管里還發現有塑料袋和硅膠泥,不得已之下,他們一家人住進了賓館。
暗戰/監控拍下
制服男子“動手腳”
家里沒有使用大功率電器,而且幾次斷電都只是自己一家,李先生隱約感覺不對勁,“覺得有人給家里動了手腳”。
11月13日,李先生在網上買了監控,安裝在門上正對著電梯電箱的位置。3天后遭遇一次斷電,監控拍下了一個制服男子打開電箱的一幕。
12月16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這段監控上看到,當天下午兩點過,一個穿著灰色工裝的中年男子,打著手電筒打開電箱,彎下腰,倒騰了幾下后,然后悄悄離開……
看到這里,李先生非常生氣,當即報警。
推測/
物管費漲價業主拒交物業“報復”
電箱的鑰匙只有物業有,而且又是穿工裝的中年男子,手法嫻熟。在出現狀況后,李先生多次找到物管,“總是不情愿來處理。”
一系列“巧合”,加深了李先生懷疑:原來2012年6月,第一屆業委會屆滿,第二屆業委會還沒成立,由廣福橋社區牽頭,找來調查公司發票決議上漲物價事宜。根據《物管條例》,業主大會表決,需要業主的票數總數過半以及表決的業主的面積總額過半(雙過半)才能生效。當時的物管費是1.5元/平米,因為表決的方案只有1.85元/平米或2元/平米兩種方案,并未包括此前的1.5元/平米。最終的表決結果沒超過半數。贊成1.85元/平米只有44%左右,贊成2元/平米的則更低。盡管當時有很多爭議,但事實上物業在2010年9月開始就以1.85元/平米的價格收取物業費。
根據物業楊經理的說法,整個小區有住戶1800家,但是仍有幾十家不愿按照新的標準交。為此,物業還將這些業主起訴至法院。此后,物業和這部分業主之間的“斗爭”就一直沒有斷過。
而李先生正是其中一戶拒絕交費的住戶。因此他懷疑,斷水斷電正是物業對這些拒交物業費的業主進行的“報復”。
物業/只是例行檢查業主“無理取鬧”
“這只是他個人的胡亂猜測!”在物業看來,李先生屬于“無理取鬧”。羅浮世家物業公司楊經理說,工作人員每個星期都有例行檢查,多的一個星期兩次。“退一步說,衣服雷同的很多,而且穿電工制服的,也不一定就是物業的電工。"
多位業主介紹,水電箱的鑰匙只有物業才有。這也是李先生一口咬定是物業在“搞鬼”的一個證據。
楊經理說,此前發生故障后,李先生曾帶人也開過電箱。“既然你們都能輕易打開,就說明任何人都可能打開。”
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事發當時,很多關鍵證據、證人并未一 一核對,真相也沒有深究。“其實找出真相并不難。”業主陳先生說。
誰該為此事負責的問題?楊經理認為難以下定論。“小區這么大,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得物業管。”
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幾次斷水斷電后,李先生都撥打了報警電話。當地警方查看了監控后,曾要求物業把水電恢復,雙方還到派出所做了登記。華西都市報記者李秀江攝影呂甲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