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訊
今年基金發行超1.5萬億 創歷史新高
2015年的A股市場注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隨之而來的是新基金發行的井噴。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成立、正在發行、計劃發行的新基金已超過800只,已經成立的新基金合計吸金超過1.58萬億元,均大幅刷新往年紀錄。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來成立了777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超過1.58萬億份,創基金業歷史紀錄。而目前尚處于發行期的新基金達到29只(A\B\C合并計算),已公布招募說明書未進入發行期的新基金有8只,如此算來,今年問世的新基金將達到814只,創歷史新高。從募集結束期來看,僅9只產品的計劃募集截止日期為明年1月,這也意味著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必然超過800只。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A股走牛和打新激活了權益類產品,若市場持續回暖,權益類產品還將持續火熱,預計明年新基金發行數量和規模仍將居高不下。
上合組織聲明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上午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四次會議,同與會領導人深入探討新形勢下攜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推動共同發展振興的新思路新辦法。
李克強強調,中方愿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上合組織各國發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等機制對接,促進地區開放、包容、共享發展。在關注安全、經濟、人文三大傳統領域基礎上,重點強化本組織六大合作平臺,即筑牢安全合作平臺、搭建產能合作平臺、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平臺、創新金融合作平臺、構建區域貿易合作平臺、打造社會民生合作平臺,推進各方友好合作取得扎實成果。相信只要各方繼續秉持“上海精神”,同舟共濟,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推動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為各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
當天還發表了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關于區域經濟合作的聲明。聲明指出,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對進一步提高上合組織國家人民福祉,保障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理們認為,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和伙伴關系將促進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探索。該進程的持續推進有助于加強各國伙伴關系,增加投資和消費規模,擴大需求和就業,進而保障各國多元、平衡、自主、可持續的發展。鑒此,總理們重申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認為該倡議契合上合組織發展目標。
8家公司發新股 28家暫緩公司全部重啟
中國證監會15日表示,截至12月15日,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首發公司中,最后8家公司已完成會后事項程序和重啟發行備案工作,其中上交所2家(江蘇井神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乾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3家(四川久遠銀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源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3家(石家莊通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盛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意向書。
險資內控指引出臺 規范投資三領域關鍵環節
昨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內部控制指引》及《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1號~3號),分別對銀行存款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投資的關鍵環節制定了內控標準和流程,防范上述投資領域的主要風險和問題,比如股票投資領域的資產配置風險、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風險等問題。
指引還要求,保險機構在聘請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開展年度外部審計工作時,應當對險資運用內部控制進行專項審計,并于每年4月30日前向保監會報送上一年度專項審計報告。
烏鎮峰會聚焦三大主題 A股公司參會熱情高
12月16日至18日,備受關注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本屆烏鎮峰會主要聚焦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安全三大主題,匯集了2000多名嘉賓,極大地提升了業界影響力。
由于今年大會的規格升級,A股公司上會取經的意愿明顯增強,此外,今年新增設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也成為上市公司新技術、新產品發布的平臺。
能源局摸底光伏、風電價格將下調
可再生能源電價下調靴子已懸在半空中。從業內獲悉,國家能源局上周四召集行業協會及光伏、風電開發商、制造商開會討論,摸底新能源降成本及平價上網路線圖。會議發布的《風電、太陽能發電平價上網路線圖研究要求》稱,通過研究近年風電、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及技術進步,未來在裝備制造、運維和金融創新等環節成本下降空間,以及風電并網側平價上網、太陽能發電用戶側平價上網路線圖和所需的外部政策環境及政策建議出臺時間,2015年底前完成路線圖研究,并上報國家能源局。
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的思路也明確,到2020年風電實現并網側平價上網,4毛/千瓦時,光伏用戶側平價上網,約6毛/千瓦時。
廣東自貿區將加快金改細則落地
針對央行給廣東自貿區提出了三十條金融改革意見,廣東方面于12月15日專門召開推進會,加速金融改革政策的落地步伐。
“指導意見的發布和實施,為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明確了方向和具體任務,對廣東省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廣東省副省長陳云賢昨日表示,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改革。
一是建立人民幣離岸業務在岸交易中心。依托廣東自貿區平臺,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離岸人民幣在岸交易體系,引導境內外金融機構在廣東自貿區經營離岸人民幣的金融業務,開展離岸人民幣與外幣交易結算,建立在岸人民幣市場,既相對獨立、又有限滲透的人民幣回流、流出以及與多種外幣交易結算的體系。二是打造對接國際高標準金融規則的新高地。充分發揮廣東市場經濟發育較為成熟、經濟開放程度高的優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模式,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金融運行規則,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金融營商環境,以此推動自貿區金融服務和管理機制的創新。三是創建金融服務創新驅動戰略的示范區。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來謀劃和推動自貿區金融創新,促進跨境投融資匯兌便利化,引導金融資源向高端產業配置,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的支持,實現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融合發展。
保證金結束四周凈流入
伴隨打新暫告段落及美聯儲加息窗口臨近,場內保證金及海外資金出現不同程度流出中國市場的情形。分析人士指出,在美聯儲加息窗口臨近及中國經濟短期下行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存在變數,資金回流發達國家經濟體。但加息靴子落地后,新興市場匯率和股市或迎來反彈窗口期。
投保基金最新數據顯示,上周(12月7日至11日)證券保證金凈流出942億元,結束了連續4周的凈流入。此外,兩融擔保資金上周凈轉出236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上周基本為新股發行空窗期,部分打新資金流出,但本周又有9只新股開始申購,因此打新資金并未完全離開市場。
上周滬深兩市新增投資者34.98萬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15日公布,前一周滬深兩市新增投資者數量34.98萬,環比增加2.94%。其中,新增自然人投資者數量34.88萬。期間參與A股交易的投資者數量達2057.97萬,環比減少7.98%。
五類機構和個人不能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
全國股轉系統公司15日發布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收購業務解析明確,五類機構和自然人不能成為掛牌公司的收購人。為充分保障投資者利益,收購人及其實際控制人應當具有良好的誠信記錄。收購人為法人,應當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涉及以下行為的機構和自然人不能成為掛牌公司的收購人:負有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且處于持續狀態;最近2年有重大違法行為或涉嫌有重大違法行為;最近2年有嚴重的證券市場失信行為;收購人為自然人,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不得收購掛牌公司的其他情形。
銀行間市場支持京津冀債務融資逾2萬億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獲悉,截至2015年11月,銀行間市場累計支持京津冀地區300多家企業(不含注冊在京津冀地區的央企及子公司)發行債務融資工具超過2萬億元,約占全國累計發行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