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訊
上半年籌劃重大事項股價直接翻10倍,年底突然中止方案股價跌停,龍生股份(002625)上演了一部活生生的A股悲喜劇。對此,深交所發出監管關注函,并且使用了少見的“我部對此表示高度關注”表述,此前深交所鮮用“高度”一詞。
2015年神股榜單中,龍生股份占有重要席位。龍生股份自2014年12月31日起停牌,至2015年3月26日公告重大事項復牌,股價即馬不停蹄地走出34個漲停,從停牌前7元飆至5月14日的87元,小幅下跌后在6月2日摸高120元。
近期,證監會發布文件關注IPO后不滿三年賣殼的公司,而龍生股份則是上市剛滿3年即轉讓控制權。只是,龍生股份非公開發行方案設計的十分精巧,公司停牌前市值約20億元,計劃募資76億元投向其他業務,并且造成實際控制人變更,但既不屬重大資產重組,更非借殼上市。
追溯公告,2001年俞氏夫婦創辦主營汽車座椅功能件的龍生股份,曾經持有公司近半股權。如果增發順利完成,光啟研究院創始人劉若鵬將持股約44%,成為公司新實控人,而龍生股份將從事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行業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行業。
光啟在實業界和資本界均擁有相當的名氣,上述方案公布后點爆龍生股份的股價。不過,龍生股份的新業務沒有產業化應用的先例,并且被證監會要求對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進行補充披露。
7月10日,龍生股份第一次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反饋意見通知書》,必須在30日內補充材料反饋。但是,龍生股份稱核查事項較為復雜,補充完善相關資料需要一定時間,在8月4日和8月31日兩次申請延期,至9月18日才上報材料。
11月24日,證監會召開初審會審理龍生股份申請文件,繼續關注龍生股份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產能設計的合理性及盈利預測的可實現性。12月2日,龍生股份申請中止相關材料的審查,并于12月1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中止審查通知書。
證監會認為,龍生股份還需進一步對本次募投項目的可行性進行深入論證,避免募投項目實施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現有市場不存在產業化應用的先例。”龍生股份解釋,目前缺乏到手訂單或行業權威研究報告等佐證對公司的調研結果進行有力支撐,因此申請中止審查。
對此,深交所少有的使用了“高度”一詞,向龍生股份發出監管關注函表態關注。對于中止后的計劃,龍生股份表示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結合深圳光啟旗下與超材料技術相關產品的產業化投資、運營及業績實現情況,對募投項目的技術成熟度和項目效益預測的合理性進行更加詳盡的分析和披露,另一方面會同有關各方對本次非公開發行方案進行重新評估。
從9月18日龍生股份反饋證監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審核意見非常嚴格,龍生股份此份公告長達189頁。特別是證監會專門指出,龍生股份募投項目實施后進入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行業,預計新業務的資產收入和利潤規模均顯著高于原有業務,因此本次發行后實質為新業務資產的上市。所以,證監會要求對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列表逐項說明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業務的資產是否符合該辦法規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