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他每天帶著25公斤左右的郵件在49公里的路段上投送信報,每月平均行程1274公里,年投遞雜志約1754份,報紙約4.2萬余份。18年來累計行程26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6圈多。在他投遞過程中,從沒有發生一起誤投、漏投郵件現象,也沒有收到用戶的一次有理由申告,出色的完成投遞任務。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收信人姓名地址不詳的情況,他從來沒有輕率處理過,而是千方百計地尋找收件人,力求做到投遞到戶。記得有一次他投遞高考錄取通知書,投遞時發現該用戶已搬離此地,向鄰居、村長詢問,根本打聽不到此人。按照規定此信應按退回處理,可這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他認為有責任和義務把它交到用戶手中。于是,他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來到了鄉派出所,經過認真查找,幾經周折終于聯系成功,將高考錄取通知書送到用戶手中。
多年來,他默默為德新父老鄉親奉獻自己的青春。有時支局投遞人員不足,他一人來承擔全鄉全部報刊雜志的投送工作。為了確保用戶及時收到報刊、郵件,確保郵政通信順利進行,他起早貪黑把郵件投遞到戶。特別是在每月月初和月終電話費扣費和交電費的日子,他自己先為農民墊付上,過后去收款,有時家里沒人,有時要押上半個月甚至一個多月,最多時一個月墊了近2000元。在他為用戶熱心服務的同時,也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信任與支持。
新文化記者 王小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