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8日訊
據經濟參考報援引外媒12月8日消息,化學教授克萊爾·格雷和她的團隊前不久攻克了鋰空氣電池開發中的技術難關。報道稱,如果能把該技術從實驗室的演示品轉變為商品,那么汽車只充一次電就能從倫敦駛到愛丁堡(兩地相距約650公里),所用電池的成本和重量卻只有今日電動汽車所用鋰離子電池的1/5。
和目前的可充電電池中盛行的鋰離子技術相比,鋰空氣電池理論上可存儲的能量要多得多,以至于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在開展鋰空氣電池的研究。
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劍橋的這個團隊攻克了這種技術中的部分實際問題——尤其是化學上的不穩定問題。此前,由于這種化學上的不穩定,鋰空氣電池會顯示出性能迅速衰退的現象。
研究人員表示,劍橋實驗室中展示的電池系統效率達90%,可充電2000次。不過他們表示,可能至少還需10年的工作才能將該電池變為可用于汽車和電網蓄電的商業電池。電網蓄電裝置用于存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站間歇發出的電力,以便在需要的時候使用。
格雷教授表示:“我們獲得了該技術的專利,其知識產權歸劍橋大學商業化機構劍橋實業所有。我們正與多家公司合作推進這項技術。”
招商證券指出,僅考慮動力電池和消費型電池的需求,2018年鋰電池需求將達54GWh,2020年有望達到72GWh。2014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達2.8GWh,消費型鋰離子電池需求約為30GWh,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占比較小,總計可達33GWh,還有翻倍空間。
招商證券認為,目前國內鋰電設備行業企業目前收入規模僅1-3億元,面臨巨大空間。2013年,國內涉及鋰電池生產設備領域的企業有278家,但是具有一定技術核心、規模較大的企業數量很少。2014年,贏合科技鋰電設備收入2.3億元,先導股份1億元,吉陽科技鋰電設備前11個月0.75億元。隨著一些龍頭企業上市,研發技術提高,收購兼并,龍頭公司占有率提升。
A股市場上,多氟多、金瑞科技、佛塑科技、滄州明珠、南洋科技、杉杉股份、科力遠、南都電源等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