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規律是要么用時間換空間,要么用空間換時間。從上周后段開始的調整采取了“用空間換時間”的方式,上周四、五連著本周一,三個交易日接連從3668點一下子跌到了3327點,短時間內最大跌幅達到9.3%,短線乖離瞬間爆表。要問為什么本周A股能夠頂住各種壓力連續小幅反彈?核心動力就是這個“空間換時間”。可以佐證的是,連續反彈的總體漲幅并不大,滬指最高3584點,創業板最高2749點,均未能重返前高,只能在時間上耗著。如此看后市大盤仍有調整壓力。
階段轉折依然有效
從形態上看,連續小反彈未能重返前高,上周五的一根大陰線蓋住了本周連續4個交易日的反彈,空頭的力量明顯壓住了多頭。看周線會更加明確,反彈力度最大的深成指也不過3.07%,未能超越上周陰線的一半。這種形態顯示,上周出現的階段轉折依然有效。
再看成交量方面,本周滬深兩市的總成交分別為1.75萬億元和2.54萬億元,均低于上周各自的2.01萬億和3.19萬億元,呈現量價不配狀態。上漲必須放量,尤其是連續上漲,沒有成交量放大配合的上漲是不可靠的。這一點也佐證著階段轉折依然有效。
回到日線圖,金谷明看重15日均線的中短期意義,它甚至比10日線和20日線更好用。可以看到,四大指數上周同時跌破該線引發洶涌拋盤,因為這等于同時跌破了10月以來行情的原始支撐線。而在本周,四大指數的連續小幅反彈最終又同時受制于該線而在周五回落。這一點,則是趨勢意義上的轉折確認,短期后市要么發力沖破該線的壓迫,要么將大概率再下一個臺階。下一步,就將是對30日線的考驗,該線一旦失守,將引發新一輪拋售。
多頭堅韌不太悲觀
本欄是認為12月行情反復調整的,這第一周的走勢則顯示出當前市道靠穩的一面。連續四個交易日的反彈,雖說力度上有所欠缺,但時間的持續性表現了多頭的頑強性。這里含有“誘多”的成分,但不可否認多頭的韌性頗大。
本周創業板算是弱勢的,連同中小板,本周的總體漲幅只是1.6%左右,遠遠弱于上證指數和深成指。
這就是大盤股、指標股崛起的節奏。這同時也是場內多頭或稱存量資金的韌性表現。這是輪炒的思路而已,無論是房地產股還是“金三胖”的銀行、證券、信托股,此時的崛起無論是國家隊護盤論,還是機構年末搶籌論,抑或人民幣“入籃”的利好藍籌論,都不過是一輪炒風。大盤股行情要持續,必須有效放量。而本周股市整體是縮量的,大盤股為主的滬市甚至大幅縮量。
總體看,當下還是利空因素多于利多,多頭的韌性在周五顯出了疲軟。結合新股發行的節奏,下周大盤理應再有一次下滑動作。但穩定是大局,過于悲觀也沒有必要。正如上周所言,3300點是第一個大支撐,本周一已經顯示了它的威力,近期繼續看好這個區域附近的支持力度。金谷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