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周走出先揚后抑的走勢,形態上屬于典型的倒T字,壓力陡然增大。全周分析,A股上周呈現三個新的特點。
特點一:次新股從漲停潮到跌停潮。上周,次新股連續多個交易日大漲。尤其是在11月11日多達56只次新股漲停,次日也有39只次新股漲停。次新股連續大漲后,上周五該板塊上演跌停潮,金雷風電、四通新材、田中精機等近80只股票跌停,而兩市總共跌停股票為93家,其中近九成都是次新股。昆侖萬維、萊克電氣、大豪科技等多股跌幅超過8%。
從周線分析,上上周,券商股連續三天集體漲停,緊接著,IPO重啟的消息在周五放出。上周次新股捧過接力棒領漲各板塊。以11月9日至12日次新股密集漲停的這四個交易日為周期來看,整個次新股板塊漲幅為10.52%,而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僅為1.16%。
市場人士認為,次新股在上周五全面下挫,意味著該板塊將步入調整期,這跟前期一些被稱之為“妖股”的個股情況類似。且巨幅殺跌,又很像5月底那波沖刺見頂,其泡沫破裂往往先于創業板,值得投資者警惕。
特點二:大盤跌速較慢,謹防圓弧頂。上周大盤跌速較慢,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分時KDJ顯示大盤超賣狀態是慢慢形成的。除非出現急跌,急跌之后,短線指標才會發出超賣信號;二是主力護盤與誘多界線模糊。由于油價低迷,主力未再啟動慣用的兩桶油,而是改用高人氣的券商股做多。但主力似乎信心不足,券商板塊沖高后出現熄火,留下長上影線,MACD頂背離、KDJ死叉正式成立。盤面看,券商股再度玩起釣魚式行情,一拉一放,但該板塊高位橫盤后板塊分化,強勢不再,這可能對后市主板行情十分不利。
特點三:滬指收盤跌破年線。上周五滬指開盤直接低開于年線,但早盤沖高至3632點后,一路震蕩下行,一度下破年線跌至3564點,后在抄底資金介入的情況下,震蕩向上沖高;午后大盤又最高沖至3614點,迫于拋盤打壓,尾盤急跌,失守年線,以陰十星報收于10日線上方。全天走勢來看,未能沖上5日線,顯示多方已無力上行,而反抽縮量說明多方在步步后退。多方仍處于防守狀態,弱勢較為明顯,后市繼續要為收復年線而戰。
從全周觀察,周K線倒T字型顯示大盤壓力大。滬指在上周創新高之后,后4個交易日都在周一的高點下方運行,觀望信號較為明確;深成指在上周四首次發出“警示性離場信號”,顯示持幣觀望信號最終得到強化,上周五市場開始出現多頭籌碼松動跡象。
周末的采訪表明,A股市場出現上述新變化新特點,反映了投資者對再融資啟動,兩融規模擴張,新股發行及IPO新規前景不明朗仍感到擔憂;加之,投資者歷來對年末效應、外圍股市的波動較為敏感。
總體上,市場分析認為內憂外患有所抬頭:法國暴恐事件無疑會加劇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滬深證券交易所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至100%。這意味著兩個交易所全面開啟避險模式。上海股交中心總經理張云峰周四表示,科創板已準備就緒,將于年內推出,上市制度引入注冊制。掛牌企業將貫穿初創型到成熟型各階段的科技型企業;“深港通”開通消息有望在年底公布,啟動時間在明年第一季度;MSCI中國指數宣布成份股變動,首次將在美上市中概股納入其中,阿里、百度等在列,A股納入MSCI基準指數延后;美聯儲加息的靴子未落下,國際分析人士多數認為美國年內加息概率大。上述內外不明確因素都制約了A股繼續反彈。
從已經落下的“靴子”看,A股經歷了7月的全面維穩,市場逐漸從底部走了出來,8月再融資啟動。自8月7日甘肅投電再融資過會以來,8月兩市共有51家公司發布增發預案,擬融資規模達到1644億元。這標志再融資之門已正式重啟,也表明上市公司募集現金的意愿似乎也變得更加強烈。從A股的反彈來看,只是8月、9月受到了影響,10月開始反彈延續。
而10月至今的A股大幅反彈,迎來了暫停4個月的IPO即將重啟的重磅消息。僅拿銀行股來說,除江蘇銀行首發申請已獲通過外,自今年5月以來,先后有徽商銀行、河北銀行、西安銀行等7家地方城商行陸續披露A股上市意圖,A股即將迎來第三波地方銀行上市潮。恢復IPO已經確認時間點,從投資者對目前28只新股發行的反應看,如果IPO繼續擴容,對大盤反彈的制約不可低估,其影響也可能要延續到明年新股發行與IPO新規同時落地之后。
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機構的動向不容忽視。上周五滬股通資金凈流出1032萬元,連續19個交易日凈流出,外資借滬港通出逃跡象未改。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臨近,將引發資金提前避險,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另有數據顯示,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倉位已達83.86%,股票型倉位更是近90%,多方彈藥用盡也令反彈受阻。此外,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136億元,大幅低于預期的8000億,直接讓多方信心受挫。但滬指本次回落幅度不一定很大,3373點的平臺附近有較強支撐。操作策略上仍然可以挖坑冬播時機,耐心等待明年春季行情的投資機會。(記者湯亞平)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