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天堂與煉獄間切換的2015年行情,即將走完最后一個月。如果說上半年的行情曾經讓我們癲狂,那么,下半年的大跌一度讓我們神傷。如今,經歷冰與火的歷練后,市場開始走上自我調整和修復之路,每個人想必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歲末將至,蓮花財經與百姓投資推出“我的2015”系列報道,邀請讀者品一品個中滋味,看一看屌絲大戶、公募私募、公司高管、營業部經理、財經記者眼中各自不同的2015年風景。
有時候,最熟悉的經歷反而最容易被遺忘。從今年買房到買股票的經歷看,許多機會也許就蘊藏在你的身邊。
回顧2015年,不管是樓市還是股市,其跌宕起伏絕對讓人難忘。對于自己今年做出的幾個投資決定,說點什么好呢,有開心、有忐忑、也有點出乎意料……也許生命在于折騰吧!
樓市股市齊瘋狂
今年上半年,比股市還瘋還“妖”的當屬深圳樓市。3月30日之前,深圳樓市整體還是風平浪靜,那時候剛開始的降息只是稍微提振了這個城市的房價,誰會想到,一個“330”就讓深圳樓市來了一次質的飛躍。
有多夸張?我住的地方后面一個不帶小區的二手房,近13年的樓齡,去年年初50平方還在賣130萬左右;到了今年4月份,就達到250萬。
同樣在今年4月份,股市也是一片繁榮,我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全民炒股:一些從未接觸過股票的親戚都打電話來問怎么開戶怎么買,不管什么行業的朋友聊天的話題絕對是股票。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坐飛機的途中,左邊的人在談股票,右邊的人在研究K線圖……
那時候,簡直是手上的股票“不漲停”都不好意思說。不過,也就在那時,股市快來到了今年的最高峰。看到這樣的全民炒股盛景,其實我也有點“沖動”:博一博,加倉吧!特別是身邊的朋友亮出“金句”:買“中國神車”,讓你從平湖搬到香蜜湖!
應該要解釋一下,“中國神車”就是當時表現神勇的中國中車。平湖位于深圳的北部,房價當時也就每平米兩萬出頭。至于香蜜湖,不用多說,正宗富人區,10萬一平米又算什么。
思前想后,是加倉賭一次還是見好就收?沖動是魔鬼,穩住穩住……我在心中不斷提示自己。
買房奇遇:
西有前海東有筍崗
一直留意樓市的我,還是覺得深圳的房子比較保險,加上家人也有一些“剛需”要求,想著想著還是決定找找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投資。就這樣,我試著開始了近一個月的“找房記”。
回想起來,那是深圳樓市最火爆時期,連過戶都要提前很久預約。廣告里都這么喊:原深圳特區外的龍華“破4萬”,西麗“破5萬”。真心覺得,深圳許多地方的房價已經讓人看不懂。畢竟這些地方的配套遠遠沒跟上,或許已經消化了未來很長時間的升值空間,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預算有限。所以,在這個時候投資買房,更難找也更需要仔細考慮。
當時,許多有買房需求的朋友問我,羅湖的房子怎么樣?的確,就在人人都炒作前海蛇口自貿區概念,把那些地方房價炒成“宇宙中心”的時候,作為老城區的羅湖也許被人遺忘,但炒作成分少并不代表沒有機會,說不定會后來居上。
住在羅湖20多年,容易產生一種情愫,更喜歡這種老城區獨有的人情味。雖然近在身邊,但我對羅湖的許多地方其實并不了解。一次查閱資料的時候,看到深圳政府曾提出這樣的規劃:西有前海,東有筍崗。筍崗?不就在附近么?
對于投資房產,個人有這么一個理念:土地和房子是不會升值的,升值的是配套和環境。筍崗作為物流園區,素有“中華第一倉”的稱號,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滿地倉庫,所以一直是羅湖位置最靠近福田中心區,但房價卻是最低的區域。作為羅湖區舊改的主戰場,實地考察后才發現,許多印象中的倉庫已經消失,許多大型項目更已經破土動工。細數一下,寶能集團、招商地產、中洲控股、深業集團、華潤已經“會師”筍崗,各自的大型綜合體項目都陸續動工,加上明年深圳地鐵7號與9號線通車,都會經過筍崗。在這樣的改造前景下,當時筍崗竟然還有“2”字頭的房源,這比原關外很多地方還要便宜。
綜合考慮一下,加之考慮到深圳高房價時代,這種低門檻的房子未來應該比較好出手。我做出決定:買下筍崗的一套房子。雖說買股或許可以從平湖搬到香蜜湖,但我還是選擇在這個時候部分抽身股市買房。
忐忑的一天
盛夏6月,我拿著賣掉部分股票的錢,先付給賣家定金。那天我記得,6月15日。
就在6月12日,上證綜指突破了5178點,那可真是久違的高度。不過,誰也沒想到,剛剛給賣家支付定金,那場驚心動魄的“股市動蕩”就開始了……6月15日,股市大跌2%。
剛開始,我也覺得股市只是漲太多出現自然的調整。不過,一跌再跌、千股跌停。這似乎不像自然的調整。我開始有點慶幸,覺得自己賣掉了部分股票應該是對的。不然,現在割肉得多傷心。回想起那金句,說不定買股票就從香蜜湖搬回平湖。
后來,慶幸變成忐忑:深圳樓市的火爆多少與股市有關系,股市暴跌樓市會不會也殃及池魚?這次買房,我會不會買在最高點?深圳房價會不會有所回落?之前,深圳樓市到處是“違約潮”,賣家看到房價飆漲選擇違約不賣了。現在,我倒是想“違約”不買了。
擔心歸擔心,看著股票跳水,但想想自己因為買房克制住加倉的沖動,無形中在股市動蕩里減少了很多損失,也釋懷了。有意思的是,正是因為到處考察看房,讓我經歷了今年的另一段奇遇。
“陽臺”奇遇:
與特力A面對面
這個奇遇也不遠,就在我家陽臺的對面:特力大廈。
筍崗的經驗告訴我,身邊很多地方正在發生變化,這或許就是投資機會。
雖說站在陽臺能天天看到,但之前對特力公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了解。不過,原特力大廈后面正在建設特力水貝珠寶大廈,旁邊也有好幾棟在建的高樓。特力發生的新變化,是不是就是身邊的投資機會?
當時,我開始了一些實地探營。在跟一些珠寶店老板和地產中介交流后,我發現盡管今年整體珠寶產業有些不景氣,但許多珠寶公司對較為高端的辦公用地還是很有需求,看看附近連菜市場都能改為珠寶城就可略知一二。水貝發展珠寶業這么多年,片區里新建的寫字樓少之又少。當然,特力大廈所在地水貝的房價“已瘋”,這些大樓現在的價值也可想而知。
從6月到7月,股市已經出現劇烈動蕩,特力A也不免上演“跌停潮”,從30多元一路跌到10元。算一算特力A總股本不到3億,也就是當時市值不到30億元。我的想法是,珠寶大廈和公司轉型的預期是實實在在的變化,并不是什么虛幻的概念。假設特力這些珠寶大廈租售順利,公司股票的價值應該不止“10元”。
其實,那個時候的股票市場,的確讓人心跳。但看著股票賬戶也在縮水,我還是有點不甘心。也許,炒股就是折騰。那時候,“國家隊”開始出手維穩股市。想想我也出手吧,10元即成為我投資特力的起點。
投資留意身邊機會
秉持著“身邊就充滿機會”這個理念,我在今年的股市投資主線都圍繞在深圳本地股。其實,這些公司都是自己看似很熟悉,卻又很“陌生”。僅僅在水貝周圍就能發現:小時候最愛的飲料和雪糕品牌,就來自位于田貝的深深寶;當年的中華自行車,總部其實就在特力對面;當年萬科的總部,也就在水貝二路;特力的斜對面,還有深圳人的“菜籃子”農產品公司。這些公司有的還留在水貝,有的已經離開,但這都是一段記憶。
深圳經濟充滿活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考察,看看這些深圳老牌上市公司有沒有發生一些新變化,或許就能從中尋找投資機會。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各種出乎意料。股票市場起起伏伏,但之前掀起深圳國資改革的投資熱潮,許多老牌的深圳本地股今年都有不錯的表現。當然,特力A后來的走勢出乎所有人意料。
聽說今年6月一些朋友在前海等熱門地區買了房,后來發現到現在的漲幅并不明顯,一些官方數據也印證了這點。不過,羅湖許多地方的房價仍在繼續“補漲”,幾個月時間筍崗的房價從“2字”頭升至接近“4”字頭。看來,我在筍崗買的一套房,升值也不少。
這些跌宕起伏、這些折騰,讓我的2015變得更精彩。不過回想起來,我折騰的范圍也夠小:筍崗和水貝之間,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吧:筍崗在我的左邊,特力就在我的右邊。(記者吳家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