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都核心功能區的西城,共有大小商品交易市場91家,總面積42.5萬平方米,經營商戶近2萬戶,其中專業市場主要聚集在動物園地區,12家市場總建筑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占西城市場總量約80%。“動批”也一度被稱為亞洲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批發零售市場業態越發不適應北京的產業發展,而作為首都核心功能區的西城更是如此。2013年,擁有30萬平方米的“動批”稅收1327萬元,而擁有1.18平方公里的金融街核心區稅收2996億元。
2014年,“動批”疏解正式啟動。記者近日探訪發現,“動批”過去人流涌動的場景已不復存在。有關部門統計,“動批”日人流量已從高峰時的超過5萬人下降到1萬人左右。
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盧映川表示,2016年,“動批”將徹底疏解全部市場,疏解就業人員3萬人,減少流動人口5萬到10萬人。“騰籠”之后,將嚴把產業準入關,引入高端業態,并將騰退區域優先用于綠地、公共服務場所和便民設施。
據西城區政府介紹,原來的“動批”將變身金融、文化創意等業態集中的區域。“動批”首個完成整體疏解的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已經轉型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從業人員大幅減少,但產值將大幅上升。預計今年年底就將正式引入第一批企業。
西城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孫碩表示,西城區將與天津、河北有關部門協作,共同搭臺創造機會,為“動批”疏解商戶提供更多服務和商機。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