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阿姨夫婦向記者展示父親生前立的這份遺囑。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子垤) 市民鄒阿姨和老伴一直為一件事而頭疼。她父親去世后給他們留下了一筆22萬存款,并立了遺囑。但他們跑了銀行多次,拖了近5年都拿不到,因為銀行不認可這份遺囑。銀行表示事主要對遺囑進行公證,以確保該遺囑的唯一性。由于鄒阿姨無法找齊親人到公證處進行公證,目前雙方仍就此事繼續溝通中。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越秀區永泰路鄒阿姨家,鄒阿姨向記者提供了一本銀行存折,上面有定期存款22萬元,而這筆錢,鄒阿姨老倆口一直無法取出。據鄒阿姨介紹,存折主人是父親鄒老人,其在2010年去世,生前立了一份遺囑,去世后所有流動資產,由妻子和三個子女平分,其中包括一筆22萬的銀行存款。“這幾年,我們一直為了這筆錢來回奔波,”鄒阿姨說,他們4個繼承人帶齊相關證件去銀行取錢,銀行質疑遺囑的真實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老人有6個法定繼承人,但是遺囑里只有4個,只有公證遺囑,才確保該遺囑的唯一性。
有律師認為,銀行沒有必要再要求出示遺囑公證。除了公證遺囑,自書遺囑即自己書寫的遺囑也是有效的。而作為繼承人,可以通過法院來確認遺囑的合法性。(報料人:佚名 獎80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