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的重啟及注冊制臨近,停滯近5個月的IPO市場終于重新開放。但并非所有人都樂見其成,垃圾股賴以生存的“殼資源”價值或隨著IPO的重啟與注冊制的推出,價值將被重估。
A股市場中,稀缺的上市資格是市場炒作的重要支撐物,尤其是IPO暫停的情況下。現有殼資源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今年7月初,受市場影響,IPO和發審會全面暫停。“殼資源”也一度成為市場的看點。
近期,IPO的重啟及注冊制臨近,讓等待上市的企業長舒一口氣,停滯近5個月的市場終于重新開放。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樂見其成。以往“垃圾股”賴以生存的“殼資源”價值或隨著此次IPO重啟與注冊制推出,價值將被重估。凜冬已至,殼資源與霧霾不期而遇。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IPO相對接近于注冊制,對殼資源的估值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當然,這一方面取決于IPO向注冊制實質性靠攏的力度,以及短期內(半年至一年)市場參與者對于注冊制的理解。
“殼”炙手可熱
IPO暫停的背景下,苦于上市無門,多數企業通過兩種策略來快速實現其“資本夢”。一是被上市公司收購,二是通過上市公司借殼上市。
被借殼的公司永遠是資金追逐的熱點。如停牌近一年,曾多次欲重組未果,因重大事故導致凈利潤嚴重下滑的世紀游輪(行情002558,買入),在近期復牌后卻成為股市“明星”。其背后則是明星公司巨人網絡的借殼。世紀游輪于今年"光棍節"11月11日當天復牌,給了投資者們一份“大禮”——復牌后連錄15個漲停板,短短1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317.76%,股價由原來的31.65元暴漲至132.22元。
無獨有偶,中江地產(行情600053,買入)與世紀游輪的走勢如出一轍,其在11月12日復牌后,連獲13個漲停板,即便在27日大盤大跌之下,仍逆勢漲停。復牌至今,累計漲幅達245.36%,股價由14.45元漲至45.38元。而其背后,則是九鼎投資通過競購持有中江集團100%股權,通過中江集團間接持有中江地產72.37%的股權。
財富證券在9月29日的研報中指出,今年A股上市公司借殼上市有爆發之勢,截至九月底,今年實際發生借殼案例67家,已完成借殼上市25家,實際完成數已達去年全年水平,今年7月初,受市場影響,IPO發行和發審會全面暫停。據證監會7月3日公示的IPO排隊信息,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07家(不包括28家已拿到發行批文卻暫緩發行的公司),“IPO堰塞湖”又一次出現。
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兩市共發生借殼上市案例69起。2013年有15家企業試圖收購“殼資源”曲線上市,而2014年借殼案例較上年增長3倍,共有56家企業試圖通過殼資源上市。
《第一財經日報》統計發現,目前兩市共有49家*ST公司,其中有16家*ST公司在今年策劃重組事項,且6家已經完成資產重組,分別為*ST安泰(行情600408,買入)、*ST國通(行情600444,買入)、*ST金化(行情600722,買入)、*ST南紙(行情600163,買入)、*ST秦嶺(行情600217,買入)、*ST天化(行情000912,買入)。在這49家公司中,有14家預計全年業績扭虧,18家預計依舊虧損。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策劃借殼上市但尚未完成的44家公司,在披露的三季報中可以發現,近七成的公司凈利潤呈現下滑,近五成的公司凈利潤虧損。從上述借殼上市案例看,“殼資源”本身經營難以為繼,上市公司及股東層面重組的意愿非常強烈。
注冊制臨近影響殼估值
證監會主席肖鋼此前曾指出,在股市異常波動之后,《證券法》修訂推遲,國務院可能采取法律授權方式出臺意見解決,全力以赴明年三月注冊制要有結果;先放發行節奏,后放價格;縮短發行流程,給企業明確預期。
而此次IPO改革和重啟,也被業內認為是為注冊制“鋪路”,將縮短目前企業上市審核時間,增加市場新股供給。
某券商投顧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企業要上市的話還是適用核準制,核準制的上市流程很繁瑣且整個過程比較長。注冊制與核準制是與相對應的,如果注冊制推出的話,企業上市的過程會變得簡捷,所以IPO的量也會增多。
注冊制的產生將會改變上市難的現狀,一方面政府由原來的審批權轉變為監管權,有利于加快發行節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業上市的可能性。另外,企業一旦上市,就要接受市場檢驗,若實力不夠準備不足則可能面臨退市境地。注冊制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優化市場融資結構,而這更進一步削弱了殼資源價值。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嘉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注冊制對殼資源的估值肯定會有影響,但注冊制之下的殼資源也有一定的價值,如縮短上市流程等。像香港市場就有注冊制,但殼資源還是有一定的價值。而A股市場,過去幾年殼資源的價值大幅抬升,而注冊制對于這部分的公司會有影響,其價值會下降。在A股市場中散戶的交易量較多,市場價格是由交易價最多的人決定,但他們對殼資源的理解尚有欠缺,在過去幾年以“殼資源”為主的炒作養成了習慣,所以整個市場一下改到按照注冊制來定價會比較難,需要一定的過程。當然,市場估值體系的變化也與注冊制的推進速度有關,預計IPO核準制過度到注冊制會有一個過程,管理層會有效把控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