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1日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月30日宣布將人民幣作為除英鎊、歐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種貨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里程碑時刻,意味著人民幣已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新貨幣籃子明年10月1日開始生效。
IMF在初步聲明后,確認人民幣SDR籃子權重為10.92%,超出日元和英鎊,但低于外界預期。在今年7月的初步評估報告中,IMF工作人員曾估計人民幣的權重將在14%-16%。
另外,在SDR籃子貨幣中,美元比重將為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英鎊8.09%。
IMF總裁拉加德表示,人民幣被納入SDR的是中國“改革的清晰反映”,但不會就人民幣在SDR籃子中的比重進行詳細說明。
所謂“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SDR貨幣籃子過去僅包括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而今后將新添一員——人民幣。
IMF對一國貨幣加入SDR規定了兩個條件:一是該國出口貨物和服務總量位居所有成員國前列,二是貨幣應“可自由使用”。
對中國來說,將人民幣納入SDR具有重要象征和政治意義。
在Lombard Street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主管Diana Choyleva看來,如果人民幣被納入IMF儲備貨幣,這將標志中中國開始全面融入全球金融市場。這和2001年中國加入WTO一樣,人民幣納入SDR將讓中國打開資本賬戶,并由市場決定利率和匯率,這將給全球經濟帶來變革。
但也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加入SDR不應成為資本項目開放的催化劑。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聯盛本月稍早指出,相關經濟體的資本項目開放主要以經濟體內部的金融發展和內外協調為基礎,成為SDR貨幣籃子與否與資本項目開放沒有直接的關聯性。
加入SDR只是第一步,人民幣真正成為儲備貨幣還前路漫漫。
宏觀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此前表示,將人民幣納入SDR不會直接增加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IMF對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的背書也不太可能改變資產管理經理的投資決定。
決定各國央行是否有意愿考慮將一種貨幣當成儲備資產的因素在于,他們是否有信心在需要的任何時候,都能將這種資產向具有足夠深度且流動性良好的市場賣出。人民幣納入SDR意味著IMF承認人民幣和中國金融市場滿足這個條件,但是各國央行也有各自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