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經商沒賺到錢 詐騙親友
今年46歲的鄭某,曾在麗水多個中學任教師,下海后曾在上海經營百貨店,也在麗水開過木門工廠,中途還在溫州打過工、倒賣過香煙,但生意一直平平淡淡沒怎么賺到錢。
鄭某認為,自己經商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資金不充足。
于是,為了有一個更方便“借錢”的身份,他利用自己曾在溫州海關某倉庫打過工,把自己包裝成了“溫州海關緝私隊的隊長”。
2009年開始,鄭某不僅逢人就講自己是“溫州海關緝私隊的隊長”,還特意從網上購買了10多套警服,平日里在親友面前也穿著警服露面。時間一長,親友們也都相信了鄭某精心包裝的“溫州海關緝私隊的隊長”身份。而鄭某也開始了向親友們“借錢”。
投資香煙生意 忽悠親堂哥上百萬
鄭某樹是鄭某的堂哥,家里比較有錢,鄭某便打起了他的主意。
鄭某告訴堂哥,自己正在做香煙的生意,可以利用關系從煙草公司拿大量低價香煙再轉賣給香煙店,利潤可觀,為了讓鄭某樹相信,鄭某還時常帶著鄭某樹去香煙店“送貨”,造成生意很好的樣子,信以為真的鄭某樹從2014年7月開始先后“投資”了上百萬。
然而,實際上收到“投資款”的鄭某卻基本都將錢款用于揮霍和支付欠款的利息上了。
只見投入不見產出的鄭某樹曾經也懷疑過鄭某,但是鄭某用與煙草公司的“銷售合同”以及“銀行交易記錄”輕易的就把鄭某樹又給忽悠了過去,而實際上這些銷售合同和交易記錄都是鄭某樹找路邊的小廣告偽造的。
演過了頭 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鄭某的騙人生涯中,還鬧過一段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笑話。
經營手機店的黃某鄭某是朋友,對鄭某的身份也是深信不疑。鄭某告訴黃某,自己手頭有50只海關查扣的走私蘋果6手機向低價處理掉,由于深信鄭某身份,加之以往鄭某也向周邊朋友低價出售過幾個手機,某便以3550元一只的價格向鄭某訂下了這批蘋果6手機。
而實際上,這34只手機全是鄭某自己掏錢高價買來的,他這么做的目的只是為了讓黃某更加相信他“海關工作人員”的身份,為以后的“借錢”鋪好鋪墊。
果然,嘗到甜頭的黃某后來又向鄭某追加“訂購”總價值103.5萬元的300臺低價手機,并簽訂了供貨合同,但后來因黃某要求鄭某提供財產抵押而未能完成交易。
蓮都法院查明,2010年開始至2015年,鄭某利用各種借口,從被害人鄭某樹,張某,范某等人處共騙得623萬元。這些錢財均是被其用于揮霍和支付借款利息。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