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天開始,新華社發的一則“未來一年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將進入浙江128所高校”的新聞就在持續發酵,不少反對者表示,這樣的舉動是在暗示學生發生性行為。
為什么要在高校安裝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安裝順利嗎?大學生們反應如何?自助發放機進校園,到底是對大學生性行為的縱容還是保護呢?
機器安裝近兩個月,避孕套發出去百余盒
昨天,不少大學生好奇地去打聽自己學校有沒有安裝自助機。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機器在浙江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都有。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在生活區東區的東16幢架空層里,一臺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就放在一臺飲料自助販賣機邊上,屏幕上還播放著預防艾滋的宣傳片。雖然架空層比較昏暗,但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還蠻醒目的。機器里有四種避孕套,只要把二代身份證放在刷卡區,屏幕會顯示正在讀取信息,十幾秒后,一盒10個裝的避孕套就掉出來了。工作人員幫忙打開機器,記者看到避孕套存儲區分為上下兩部分,總共可以放200盒。昨天,機器下方存儲區已經空了,上方存儲區約還有80多盒。
負責維護這臺機器的是浙工大紅十字會的學生們。他們的辦公室就在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旁邊。“機器是今年9月26日世界避孕日那天裝上的,每個學生每個月最多可以領一次。至今機器已經發出去100盒避孕套,大多數是學生領走的,95%左右是男生。投放初期,估計大家比較好奇,來領的人比較多。現在逐漸趨于平穩。”浙工大紅會學生負責人樓宇洋說。
在機器上方還有一張A4紙,上面寫著:留學生登記姓名和學生證號,每個月可以領一次避孕套。工作人員解釋,這個舉措是考慮到機器需要刷身份證才能領取避孕套,而留學生沒有身份證,所以浙工大在和省衛計委協商后推出的,“可能跟觀念有關吧,留學生來領的更多些。”
全校公開宣傳新機器,并非鼓勵大學生發生性行為
浙工大的生活東區總共有18棟宿舍樓,東16是留學生宿舍樓,其實已經在生活區比較邊緣的位置了。位置這么偏遠,會不會很多學生不知道?“剛安裝好時,我們在全校范圍內宣傳過,包括通過微信公眾號、請各班班長通知等。”樓宇洋說,學校很支持校紅十字會的工作,而且對于抑制艾滋病的工作也很重視。所以機器的安裝和宣傳都很順利。但是這也不意味著提倡大家這么做,只是如果事情發生了,大家要學會保護自己。所以,機器安放時也盡量選擇在比較隱蔽的位置。
昨天,記者也在校園里采訪了近20名浙工大的本科同學,男女各半。絕大多數同學都知道學校里新裝了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部分學生在記者的問題剛說了一半時,就已經脫口而出,“我知道的,就是裝在東16呀。”
經貿專業的大一女生小許說,她是在班級群里看到班長通知的,不過自己從來沒去看過。食品專業大一的女生小王說,機器剛安裝完那幾天,自己的朋友圈幾乎被這件事兒刷屏了。
而另一個也是大一的男生已經和同學試著去領過一盒。“有一天從網吧玩游戲出來,同學刷微信看見這個消息,就拉著我去試了一下。”
對于計生藥具自助發放機進高校,多數同學的態度是:剛開始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慢慢就理解了。有同學表示,自己有在國外留學的同學,甚至有把避孕套作為見面禮的。學校里早應該放這樣的機器了。不過也有少數同學表達了不解,“學校是學習的地方,為什么要在學校放這樣的機器?要是有需要可以去校外買啊。”
推廣自助機,2011年就開始了“9月25日世界避孕日,結合杭州市成為國家計生藥具自助服務發放機試點城市的機會,我們曾開展宣傳活動發布了這一消息。國家給我們提供了68臺,主要安裝在杭城68所高校,從全省平衡發展考慮,我省又自購60臺發放機,準備陸續分發到全省除杭州之外的60所高校。 這才有了新聞中表述的‘未來一年中,自助機將進入我省128所高校’的說法。”浙江省衛生計生委藥具管理中心主任李丹禾昨天向記者作了詳細解讀。
不少人誤讀了新聞,覺得我省只給高校配發自助機。李主任說,其實早在2011年,全國就開始推廣避孕藥具自助機,發放的地點主要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比如商場、廠礦企業等,校園還不是重點。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高校也允許大學生結婚了,大學校園也確實存在一些新的形勢,所以也將自助機推進了校園。
“這種自助機價格非常昂貴,所以從2012年以來,通過各種途徑籌資全省陸續配置了500多臺,主要發放四種避孕藥具:避孕栓、避孕凝膠、避孕套以及避孕藥,所有這些藥具都是免費的,作為政府基礎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李主任說,這500多臺發放機,只有9臺分布在我省9所高校。
所有的新聞報道中,都將重點放在了避孕套上,實際上,這臺機器的另一個主要功能已經被完全忽視了:播放健康生殖觀念的宣傳片。
“我們推進自助機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大家獲得的途徑更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機身上的視頻傳播一些正確的性與生殖健康科普知識。”李主任說,機器上24小時不間斷在播放相關宣傳片,雖然不能保證大家一定都會停下來看,但是來取用的人,在等待機器發放的過程中,總能看到一些片段,也能起到一個知識傳播的作用。
學生感染艾滋病例,增長速度驚人
自助發放機進校園,最大的爭議就是讓大學生免費領取避孕套到底是縱容還是保護?
“對于高校性行為,我們不能采取鴕鳥態度,而是要正面積極地去面對。”浙江省衛生計生委艾滋病專家組專家、杭州西溪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時代強說,他幾乎每次門診都能接診到至少一例大學生艾滋病感染者,這樣的情況是非常令人震驚的,如果再不采取一些行動,對民族的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這些就診者中,主要是男性大學生,他們感染艾滋病的途徑就是男男性行為,安全套可以起到防范病毒傳播的作用。”時代強說,最可怕的是這些男男同性戀中,不少人迫于社會和家庭的壓力,會去交女朋友,如果感染了艾滋病,又會通過性生活傳染給女性。
據衛生管理部門統計的數據,我省2014年1-10月報告學生艾滋病感染病例為104例,較去年同期上升了85.7%,這樣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
除了男生,女生同樣也存在風險。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主任、省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呂雯主任表示,每年他門醫院要做近4000例人工流產手術,其中一半為未婚女性。
“人工流產對女性的傷害非常大,我接診到最年輕來做人流的女孩子是個初中生,只有14歲。”呂雯主任說,在做完人工流產后,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將如何正確避孕的知識教給患者,但明顯感覺此時做宣教太晚了。
作為艾滋病防范專家,時代強在女兒上大學的時候,就送給她一盒避孕套,在別的家長看來,這樣的行為簡直是瘋了,但是作為醫生,他不但將避孕套送給女兒,還送給親朋好友。
“我反對婚外和婚前性行為,送避孕套給親朋好友和女兒,不是鼓勵他們去發生這些性行為,而是通過這個送的舉動,告訴他們,等到可以發生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婚后的性行為,也要學會正確避孕。”時代強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