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敵敵畏加白(百)草枯,爸媽對不起。”11月10日晚9點27分,17歲的小向在自己的QQ空間留言,流露出輕生的念頭。
第二天,他被人發現倒在路邊,身旁有兩瓶劇毒農藥敵敵畏。
此時,他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后一條留言,已被瀏覽了80次,5人點贊,6人評論。但他的手機沒有接到一個勸阻的電話。
經辦民警說,如果當時看到這段留言的人,知道如何正確處置,結果也許不會是這樣。
17歲小伙
喝下了劇毒農藥
11月11日早上6點多,一名路人經過溫嶺城北街道東普村時,看到路邊躺著個年輕小伙,面色蒼白。路人以為他醉酒,但喊他、推他,小伙也沒有回答,于是報了警。
當地派出所民警趕到時,發現年輕小伙已沒了呼吸。
小伙躺在田坎上,兩只腳在田里。他的身邊有兩瓶敵敵畏、三罐啤酒和一把撐開的雨傘。其中一瓶敵敵畏已經開啟,只剩下半瓶了。
民警在小伙身上翻出了身份證和手機。他是貴州人,姓向,17歲。
民警查看附近的監控,發現當晚小向是一個人過來的。經技術人員檢查證實,小向確實喝下了敵敵畏。
小向的手機未設置密碼,民警通過這部手機聯系到了他的父親。沒多久,小向的父親帶著親戚趕到了城北街道。
小向的父親說,他和妻子在當地的橫峰打工,一家人住在橫峰。小向之前在一家廠里當學徒,因表現不好被開除了。之后,小向一直待在家里。
11月10日晚上,小向的父母下班回家,小向還沒做晚飯,父母說了他幾句,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
小向的父親說,小向性格很內向,但他不相信兒子會自殺。民警帶他看了監控,他不再說話,滿臉的悲痛。
輕生前
他在網上留下最后一句話
小向的手機中,最后一通電話是打給一個貴州號碼的,通話時間為10日晚上7點多。
11日早上7點多,這個貴州號碼來電,民警接起。
對方是小向認識的貴州女網友,民警告訴她,小向已經過世了,對方掛斷了電話。
他們此前到底說了什么,現在已不得而知。
通過小向的手機,民警打開了他的QQ空間,心里不禁一緊。
“敵敵畏加白(百)草枯,爸媽對不起。”出事前一晚9點27分,小向留下了最后一句話。
到第二天早上,這條留言被瀏覽了80次,5人點贊,6人評論。評論里說:“有時候你能不能理解一下你的爸媽,想想你是不是對的”,“怎么啦”,“什么事情想不開”,“你要咋子哦”。
事實上,這并不是小向第一次流露出輕生的念頭。
11月9日晚,他留言說:“再見了大家,可能不會在(再)見了。”這條留言共被67次瀏覽,9人點贊,2人評論。
在更早的11月4日,類似留言也出現在他的QQ空間里,無人評論。
若有人及時阻止
或許就會是另一種結果
這個案子挺讓人唏噓的。
辦案民警說,很多輕生者在網上發布輕生信息,被朋友看到后及時獲救,但這次,小向沒有這么幸運。
“很多人看到了這條輕生信息,但他們都沒有作出正確的反應。”民警說,人命關天,不管是不是惡作劇,看到的人都應該認真處理,比如趕緊聯系當事人或家屬,如果聯系不上,要盡快報警。
一位心理醫生說,在網上公開自殺消息的人一般不是真想自殺,有可能是為了求證他人對自己是否有情感。
如果周圍人出現焦慮、恐慌、著急的反應,并采取救援措施,那這對有自殺意向的人將是很強的心理安慰。
而那些無視輕生信息的人,他們未必真的冷漠,有可能只是輕生者多次流露出輕生念頭,給他們造成了“狼來了”的錯覺。
但無論輕生的原因是什么,救人都應是第一位的,而對當事人的心理疏導、壓力解除、安撫情緒等行為,也只有在自殺危機解除后才能進行。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