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民營快遞艱難崛起 電商東風策動巨頭謀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肖夏 發布時間:2015-11-25 10:00:02

民營快遞艱難崛起  電商東風策動巨頭謀篇

在民營快遞巨頭的矩陣中,“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韻達)與順豐的廝殺從最初的高度同質化競爭走到了如今體量分化的岔路口。其中,成軍時間最晚的中通,以一匹黑馬的姿態迅速跑到了中資快遞業的第一梯隊。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中,中通所攬收的快遞件數飆升約78%而未出現嚴重爆倉,物流體系的優化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備受外界關注。同時,隨著今年下半年國家對于快遞物流行業新政的不斷出臺,民營快遞似乎邁入了全新廝殺的戰場。而除了中資企業關于網點布局的爭奪之外,與外資巨頭關于產業鏈整合、完善服務質量等方面也有了諸多新考驗。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中通快遞面對的難題與其“拆招”后的創新都折射出了中國快遞業的最真實狀態。近日,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梅松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獨家專訪,詳述了中通在飛速變化的中國物流快遞業中,如何找到痛點并不斷攻堅。

《21世紀》:有不少業內聲音紛紛提出,中國物流業正進入前所未有的“好時候”。作為行業中的重要參與者,如何看待如今中國民營快遞行業的生存狀況?

賴梅松:中國的快遞行業已經具備了像高鐵一樣的基礎,可以作為是中國發展較快較好的一個行業對外輸出。盡管目前中國傳統物流在國民經濟的占比遠高于發達國家,但這跟我們國內的產業結構有很大的關系:一方面中國以制造業為主,但制造企業又相對比較分散,具備完整供應鏈的企業占比小;另一方面缺乏具備供應鏈整體解決能力的大型物流企業,而中通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不過,在攬收和派送這些環節,我認為中國的快遞是全世界快遞業性價比最高的。

現階段的快遞物流業發展有幾大顯著特點,首先中國快遞業本身是在抱怨中成長的,美國網購可能一周都不一定能送到,但中國的快遞3天不送到抱怨就會有很多。同時,此前物流快遞也在中國都中國郵政一家獨大,民營快遞能起來其實走了一段非常艱難的路。

2006年前民營快遞沒有身份,此后到現在短短的9年多時間里,民營快遞企業也沒有享受到國家太多的政策支持。不過,隨著近期政府在兩會等各大會議上不斷把快遞列為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中國快遞業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

《21世紀》:資本的力量已經滲透到了中國民營快遞物流業的方方面面,中通是如何借力風投資金的?下一步公司的布局計劃又是怎樣的?

賴梅松:今年中通成功引入了紅杉資本、華平基金、高瓴資本以及渣打直投的數十億元投資,同時也是中國快遞行業估值最高的企業。中通引入資本主要是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因為感覺到中國快遞的價值和它的價格差距很大。這樣一個龐大的網絡沒有體現它的真實價值,亟需提升快遞業的品牌。此前中國郵政速遞(EMS)擬上市時的估值也不過約300億元人民幣。中通既然是這個行業的領先者,就要讓投資人認識到這個價值。

其次,中通在中國快遞行業的市占率已經從2006年發展之初的1%走到了2010年的6%,如今占率超過了15%。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公司也想整合多一些資源,希望能夠和投資方在做這件事情上面互相支持并有分享。

快遞行業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由企業布局網絡的廣度和密度所決定的。末端攬派環節的廣度越廣、密度越高,相應的成本就越低。中通一直非常關注基層網點的生存狀況,公司最早推行有償派送。因為我們這個行業原來是大家互派互免的,也就是相互派件是沒有報酬的,這樣的模式非常不合理,所以中通就第一個推有償派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支撐基層網點的發展,不能因為政策有問題就讓自己的網點生存不下去。

到目前為止,中通是全行業網點廣度最廣的快遞之一。就鄉鎮一級覆蓋了20000多個鄉鎮,今年的目標是要新開鄉鎮網點超過6000個,而全國一共就40000多個鄉鎮。而在自身建設好最后一公里派送的同時,中通也鼓勵旗下的網點充分利用社會的資源(智能柜、校園快遞等)。

《21世紀》:剛過去不久的“雙十一”購物節中,中國物流行業承擔了空前的壓力。相較于前兩年,2015年中通的具體業務承接情況有何差別?

賴梅松:“雙十一”整個行業的快件數量較去年同期的增長大約在50%,中通則是70%~80%,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這背后的差別有很多。

首先在綜合實力上有了大幅提升,中通比較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年“雙十一”之前,我們已是行業中擁有自有產權分撥中心最多的一家,有將近20個自有產權的分撥中心和近百萬平方米的倉庫投入使用。

另一個顯著不同的地方則是快遞總量增加的幅度很大。目前中通本身的快件量在行業里已是第一第二的,此次快件總量的增加就更是如此。2014年“雙十一”(取7天數據),快遞的攬收量是8000萬件,今年中通這個數字達到了1.4億件,同比增長超過75%。與此同時,這期間快遞簽收的速度也保持了大幅度的提升,“雙十一”之后的八天內已經完成了約80%的簽收。

《21世紀》:面對互聯網電商在中國的迅速崛起,物流快遞業也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緊迫的需求?相較于其他本土競爭對手,中通是如何設立自身的差異優勢的?

賴梅松:快遞業跟電商的關系其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協同的產業。中國的電商發展如此迅猛并能夠領先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快遞業能力的迅速提升。如果沒有快遞的全面發展是不可能有電商這樣的蓬勃。

中通經營模式的不斷探索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最初是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的這種模式;2010年起,我們通過股份制改制,讓中通逐步從多個利益主體向共同利益主體轉變,這是2.0的階段;現在中通已經走到了引入外界各方資本,整合資源,實現內部分層級紅利共享的階段,已是“雙創”的3.0階段,這種模式能用最小的成本去博取最大最快的發展。

今年“雙十一”的快遞量飆升了這么多,但沒有嚴重的爆倉,這與中通所采用的眾創模式很有關聯。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公司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這個快件去送了,比如說招臨時工,同時還會發動快遞員去把親戚朋友都叫來送貨。這模式一個鮮明特征就是具有區域經營的靈活性,一條路、一個街道、一個行政村都能實現創業就業路。快遞員在為自己創造效益的同時,也會動用他身邊的人一起加入進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