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董鑫)本周,太陽終于回歸,但它的回歸并不會帶來溫暖。未來幾天京城陽光普照,氣溫卻非常低迷,呈現又晴又冷的狀態。今天白天多云轉晴,最高氣溫-1℃,午后風力加大,市民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和防寒保暖。
受強冷空氣影響,從前天夜間開始,本市氣溫明顯下降,昨天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出現在中午12點半左右,為-3.4℃。前天終于見到了太陽但昨天卻又是陰云密布,還飄落了雪花,不過降雪量比上周末的降雪要小很多,大部分地區降雪量不足1毫米。今明兩天,北京在地面冷高壓控制下,天氣以晴為主,北風明顯,今天白天最高氣溫-1℃,夜間最低氣溫-10℃。氣溫水平比北京往年最冷的1月中旬還要低。為什么雪停了、天晴了反而更冷了?專家稱,首先,天空放晴后,失去了云層的保溫作用,夜間地面熱量損失速度會加快;其次,地面積雪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能力很強,不利于地面及近地層空氣吸收太陽輻射;第三,積雪融化的過程也會吸收大量熱量。
此前曾有專家預言,今年受強厄爾尼諾影響將迎來暖冬,但現在溫度這么低,今年會不會是“最冷冬天”?北京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表示,現在斷言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為時尚早。張明英解釋,一般情況下,厄爾尼諾出現時,南方雨水多,北方干旱高溫,但這只是根據統計數據得出的結論,并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
據中國天氣網分析,暖冬計算的是12月到2月,一般90天,閏年91天,即便現在冷空氣占優勢,后面暖空氣還有足夠長的時間反擊,且從以往數據看,厄爾尼諾背景下暖冬勝率大。此外,暖冬是時間上也是空間上的平均,就算一個區域可能是偏冷的,我國幅員遼闊,如果大多數地區偏暖,依然可以是暖冬。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