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發布再融資預案的次新股
重慶商報訊 就在A股IPO再度開閘之時,一些上市未滿一年的次新股也加快了再融資的步伐。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今年以來上市新股的發行估值被嚴格限制,因此不少新股都覺得IPO募資“沒吃飽”,但“放低身段”上市再進行資本運作的做法仍給相關新股帶來不小的利益。
A股IPO已經重啟,10家率先恢復新股發行的公司已經敲定了新股申購日期,而新股發行融資窗口再度開放之際,大量上市未滿一年的次新股也掀起了再融資的熱潮,就在昨日,剛剛于今年4月23日上市的老百姓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19.8億元用于藥圣堂擴建等5個項目。
實際上,近期像老百姓這樣涉足再融資市場的次新股并不在少數,據本報數據中心統計,本月以來A股市場已先后有13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定增預案,其中眾興菌業、賽摩電氣、普路通、老百姓、金雷風電、東興證券、鮑斯股份、埃斯頓均是今年方才上市的次新股,上述次新股預計將通過定向增發再融資約145.76億元。
據了解,近期發布的次新股再融資方案大多具備三個特征:一是再融資計劃推出時間距離IPO較短。二是再融資定價、規模明顯高于IPO,統計數據顯示本月8只發布增發預案的次新股所擬定的增發價格都較IPO發行價高出20%以上,8只次新股擬定的145.76億元的再融資目標較相關公司111.97億元IPO實際募資總額高出約30.18%。三是上述次新股再融資的目的大多集中在儲備資金,8家在本月發布增發預案的次新上市公司中均表示增發募資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為項目融資。
對于近期密集出現的次新股再融資現象,市場也給予了正面的回應,比如老百姓、鮑斯股份便在昨日拿下漲停,普路通、金雷風電、東興證券在本月也都錄得40%以上的股價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