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全面放開,生孩子的話題再次引爆了各大朋友圈。“生孩子能增壽10年”“懷孕后還能長高”“生產時晚剪臍帶兩分鐘對寶寶有好處”……這些轉帖總是能夠吸引很多人的眼球,那么究竟哪些說法靠譜呢?現代快報記者挑選了有關生孩子的八大傳說,讓專家鑒定一下這些說法的真偽。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安瑩
生孩子能增壽10年?
傳說:懷孕對女人就相當于一次完整的開花結果的過程,能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的發生幾率。
專家鑒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主任蔡云朗介紹,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懷孕能減少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幾率。原理是,懷孕期間,由于維護胚胎生存環境“穩定”的需要,子宮內膜也暫停了它的周期性剝脫出血,子宮內膜的上皮細胞在月經周期所必經的“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的過程會暫時停止,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同時減少了。同時,有研究表明懷孕讓女性體內產生一種抵抗卵巢癌的抗體,它能有效地阻止卵巢癌的發生挎,懷孕次數越多、初次懷孕的時間越早,效果越顯著。只是,增壽10年的說法,太夸張了。
不靠譜指數:★★
生二胎可逆轉媽媽自身疾病?
傳說:有的人會有內風濕、鼻炎等慢性病,經常會聽老一輩的人提醒說,可以生第二個孩子,這樣生理就可以“糾偏”,疾病也就不治自愈。
專家鑒定:鼓樓醫院風濕免疫科專家告訴記者,從風濕疾病來說,從來沒有結論說生二胎可以讓疾病不治自愈。相反,有的疾病,比如紅斑狼瘡,懷孕生孩子反倒有可能加重病情。所以,不要聽信一些所謂的傳言。
除了這些說法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傳言。比如很多人得了病,懷疑是坐月子的時候有了病根,就想生第二個孩子,來去除這個病根。
專家表示,這些說法沒有什么根據,有病還是要去醫院檢查治療,而不是說通過生二胎來治病。
不靠譜指數:★★★★★
懷孕生孩子后,還能長高?
傳說:日前,一則《量身高發現比孕前高了2厘米,難道懷孕還有助于長高?》的帖子迅速傳播,引起眾多媽媽的熱議。樓主表示,自己懷孕后長高了2厘米,非常神奇。那么懷孕后真的能長高嗎?
專家鑒定:蔡云朗表示,懷孕后長高不大可能,一旦女性性成熟后骨骺就閉合了,再長個子是天方夜譚。再說,懷孕的過程中,由于鈣流失,也會影響到骨骼發育,這也是不可能長高的理由之一。
懷孕期間不能養寵物,否則會得病?
傳說:有不少人認為,懷孕期間,為了安全起見,會將小貓小狗送走,這樣可以避免得傳染病,影響胎兒健康。
專家鑒定:454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駱文香說,這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常規檢測中,有個弓形蟲檢測,就是擔心孕婦接觸小貓小狗后,感染這種病毒。準備懷孕的夫婦,最好到醫院做體內弓形蟲抗體檢查,尤其是家中養寵物的。有墮胎、流產經歷,且自身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更不能大意。如果檢查結果抗體為陽性,要暫緩懷孕的計劃。此外,準備懷孕和已經懷孕的夫婦,最好不要在家中養寵物,也要避免與外面寵物有過分親密的接觸。
不靠譜指數:0
懷孕頭三個月不能說?
傳說:很多老人都說,懷孕頭三個月不能到處聲張,否則對孩子不好。
專家鑒定: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專家介紹,因為懷孕三個月屬于不穩定期,在這期間,孕媽媽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若身體和心理不能做好相應的協調則容易發生流產。所以有很多人在前三個月都不愿意告訴別人,等穩定了再告訴大家,免得大家一場歡喜一場空。
不靠譜指數:★★
懷孕后皮膚變好,就是女寶寶?
傳說:民間有“女美娘,男丑母”的說法,意思是說懷孕后變美的多半生女兒,懷孕后變丑的多半生兒子。這個傳言還有一套據說“科學”的理論:如果懷的是女孩,那么孕婦體內的雌激素含量就會更高一些,而較多的雌激素能讓母親更有“女人味”;而如果懷的是男孩則會讓雄激素多一些。這套理論讓不少人深信這一傳言,更有甚者還將其作為判斷胎兒性別的依據。
專家鑒定:駱文香告訴記者,懷孕后,確實有的孕婦皮膚會發生比較大的改變,多數人會變好,少數人會變差,但以此來判斷所謂的“女美娘,男丑母”并不成立,用它來判斷胎兒性別更是無稽之談。
由于懷孕這個生理過程本身會極大地影響孕婦的激素水平。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雌二醇(雌激素中的一種)。懷孕后,血液中的雌二醇含量可以升高近百倍。而雌二醇的確可以使得皮膚狀態發生變化。在雌激素適當增加的情況下,可以促進皮下結締組織修復,增加皮膚光潔度和彈性,讓人看上去更為容光煥發。然而過高的雌二醇和其他雌激素水平,則會使得皮下細胞活動過于活躍,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強,使得皮膚出現色斑,且顯得更黑。
晚剪臍帶兩分鐘對寶寶有好處?
傳說:孩子出生后晚剪臍帶2分鐘,這樣會使臍帶中的造血干細胞更多地流向孩子,給孩子提高的免疫力會使白血病這樣的重病發病率降低50%以上。
專家鑒定: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韓樹萍介紹,《北美醫療協會期刊》曾報道過一篇研究,晚兩分鐘剪臍帶可以讓更多血液通過胎盤和臍帶流入嬰兒體內,減少嬰兒在出生數周或數月內貧血的風險,但這一言論因參照標準僅為15名新生兒,理論支持過于薄弱,所以未在臨床形成共識和指南。臨床上,新生兒娩出后,助產士會用手觸摸臍帶感知它的搏動,一般來說搏動會在生后60~90秒停止,此時斷臍比較科學。如果在臍帶搏動停止基礎上再晚斷臍兩分鐘,新生兒的保暖得不到保證,孩子各類應激反應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危重兒很可能耽誤治療。再有,嬰兒在母體內吸收的紅細胞,本身是足量并高于正常標準的。所以,嬰兒在誕生的前幾天,會將自身過高的紅細胞快速代謝、破壞,生成膽紅素等代謝產物并排出體外。如果在剪臍帶時人為拖延時間,可能會加重新生兒代謝的壓力,最終可能導致嬰兒感染黃疸或罹患紅細胞過多癥。
二胎寶寶不如頭胎寶寶聰明?
傳說:普遍二胎政策放開后,除了咨詢身體條件是否適合生二胎寶寶外,近來準備要二胎的父母經常會向醫生詢問,“是不是二胎的孩子沒有第一個孩子聰明?”
專家鑒定: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醫師羅春玉介紹,目前國內沒有專門的研究與定論,但美國有學者進行過調查,對一共43000名參與實驗者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第一個孩子的IQ普遍比第二個孩子高3.28。但這僅僅是調查IQ的資料罷了,不足以影響寶寶的未來,畢竟最后誰能進更好的大學、誰會獲得更大的成功、誰可以為全人類做出貢獻等是完全未知的變數,自身的努力、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因素對孩子的影響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