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漸入佳境,新的經濟“成長點”漸生萌芽,國內資本出海步伐加快。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前往浙江省杭州、舟山、寧波等地調研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舉措時發現,受益于政策層面的積極推動,銀行業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展開戰略布局,積極推進國際化、綜合化經營發展,加速構建“一帶一路”新型生態鏈。
完善重大項目支持體系
浙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區域優勢明顯。加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結構互補性較強,浙江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要突破點。各大銀行專門制定了針對“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支持舉措。
浙江銀監局黨委副書記袁亞敏介紹,年內連續出臺了多個指導意見,推動銀行加大對“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發展,支持企業“走出去”。
據介紹,針對重大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涉及面廣的特點,浙江銀監局指導浙江省銀行業協會把推進銀團貸款作為年度重要工作,確定年度簽約總額1000億元的目標。截至三季度末,全省新簽銀團貸款項目146個,簽約金額685.55億元。
銀行也同步加快了與重大項目的對接。其中,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貼合吉利集團的跨國業務需求,不斷細化金融服務,提供充分的貸款額度。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表示,該行將積極利用其國際化程度高、系統內平臺互動的優勢,不斷滿足和吉利集團這樣積極“走出去”企業的國際化的金融需求。同時,作為商業銀行要不斷創新,有力調整針對國際市場的戰略。
國開行浙江省分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8個項目提供融資支持,貸款余額折合人民幣34.45億元。而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積極利用平臺優勢,打造聯合發展多元融資模式。據悉,舟山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在舟山市財政引導下,由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推動、促成工銀瑞投與天堂硅谷、舟山港集團等7方共同發起設立舟山江海聯運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經到位。
浙江銀監局介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浙江調研時提出建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當前銀行業及時跟進配套政策和項目資金,完善配套金融服務體系,拓展多樣化融資渠道,為服務中心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時,監管部門不斷引導銀行找準重點工程項目的產融對接點。寧波銀監局表示,著力從產業、資金、渠道三個基本面出發,深化融資保障,加快區域重點戰略實施。據介紹,2015年以來,寧波銀行業通過貸款和非信貸支持,對港口經濟相關產業提供資金2646.94億元,較年初增加116.87億元,惠及港口、航運、倉儲、大宗商品交易等重點領域。前三季度,寧波銀行業以銀團貸款為重點項目提供資金100.98億元,比年初增加29.35億元。
而銀行業對“一帶一路”重大項目融資模式也持續創新,如工商銀行寧波市分行與寧波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制定了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創新短融中票、租賃等多種金融產品進行融資優化,成為寧波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有效經驗。
創新跨境業務服務機制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浙江銀行業服務模式的創新也在不斷加快。“通過對‘一帶一路’的支持,可以豐富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今后的網點布局,將更側重于支持‘一帶一路’的方向。”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除了自建更多的物理網點,浙商銀行計劃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代理行網絡,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銀行的合作。截至2015年9月末,浙商銀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含港、澳、臺)共295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其中2014年以來新建代理行關系的銀行共29家。
在業務渠道之外,浙商銀行則積極探索綜合化經營。從重點參與信貸市場向信貸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等金融市場的統籌管理與集約經營轉變,推動信貸類資產、交易類資產、同業類資產、投資類資產多元發展。
浙江銀監局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浙江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政策支持。浙江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與集團子公司和海外分支機構的協同效應,強化信貸保障,創新金融產品,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財務咨詢、并購融資、內保外貸、境外收放款、工程擔保等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務。
為此,浙江銀行業加大進出口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并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支持企業進口國際領先的技術、重要裝備和緊缺的物資產品;支持企業在境外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供應基地和生產基礎,擴大能源、原材料進口。綜合運用貿易融資、涉外擔保、全球授信、國際銀團、買方信貸、并購貸款和境外發債等信貸產品及組合,滿足企業境內外融資需求。
今年三月,杭州獲國務院批準建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成為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業務創新抓手。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末,浙江銀行業金融機構已與超過1200家跨境電商企業及個體經營戶合作,提供各類金融服務,比2015年初增加約500家。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自身服務特色和優勢,提供支付結算、匯率避險、結售匯、系統支持等金融服務,并不斷創新跨境電商融資服務模式。
除此之外,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銀行業還加快探索自建電商平臺。利用綜合金融服務、商圈管理以及海外分支機構多等優勢,開展自建跨境電商平臺創新,形成生態鏈。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向深入,跨境并購日益增多。對此,中國銀行推出跨境并購貸款,專門為境內企業通過受讓現有股權、認購新增股權或收購海外資產等方式實現海外并購目的提供融資支持。在浙江寧波,針對企業日益增長的跨境并購需求,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通過立體化分層營銷,對全市并購項目進行追蹤和梳理,建立了自己的并購貸款項目庫。2015年實現跨境并購業務2筆,正在跟蹤的并購業務有18筆。
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行長姚華明對記者介紹,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發揮離在岸、境內外聯動特色,為寧波實體經濟提供廣泛的跨境融資業務。該行2014年為企業提供海內外聯動融資業務超過200億元,而2015年前三季度已提供海內外聯動融資業務接近180億元,加快了寧波當地“走出去”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
精耕企業個性化融資需求
浙江省民營企業眾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獲得機遇的同時又面臨不小的挑戰。為此,銀行業金融機構如何精耕企業個性化的融資需求引起關注。
工商銀行寧波市分行副行長董繼松介紹,該行以跨境金融為支柱,配套高端財務顧問、股權融資等投行服務,為寧波圣龍(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設計了個性化的金融解決方案,以滿足其投融資結構設計、市場信息咨詢等多元化需求,幫助提升“走出去”的質量。
但部分傳統制造業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過程中面臨亟需轉型升級的問題。為此,浙江銀監局表示,正加快推動科技金融專營體系的建設。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科技金融專業團隊和專營機構,探索和豐富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實踐空間,專注于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信息化與產業深度融合。截至2014年末,浙江銀行業已設立29家專注于科技金融服務的專營支行。
寧波銀監局則針對當地中小企業的特點完善投融資機制,鼓勵轄區內機構研發一攬子金融產品,創新抵質押擔保模式,并加強內外部資源整合。寧波銀監局介紹,工商銀行寧波市分行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踐混合擔保、階段性擔保、置換擔保、在建工程抵押、林權質押和海域使用權抵押等多種擔保方式,為企業項目融資掃清擔保障礙。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走出去過程中,還會經常遇到涉及他國法律法規、金融監管政策、銀行國際慣例等困難和問題。對此,浙江省及寧波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行業、企業等不同層面的問題,做出協同反應。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行長姚華明介紹,該行依托中國銀行總行和海外機構的專業技術優勢,協助企業制定海外融資及風險管理方案。
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還組織眾多中小企業代表赴德國參加合作交流,在汽車、機械、化工、環保等行業領域,協助多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并聯合CMS德和信律師事務所、PWC普華永道、ACA資本咨詢有限公司等德國當地專業咨詢機構為寧波企業走出去提供個性化服務。
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政府可以有意識地引導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了解沿線國家的法律法規。因為許多國家的商業邏輯和國內的商業邏輯不一樣,需要法律保障,需要國家去引導,如果靠企業一家一家去摸索,就會比較困難。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