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林苗苗)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院長宿遲9日在此間表示:作為全國首家知識產權審判專業機構,運行一年來,法院廢除匯報制,院、庭長原則上不再聽取個案匯報,合議庭可自行選擇向院長、庭長、法官專業會議、調研小組等進行咨詢,裁判結果以合議庭多數意見為準,實現了“司法審判去行政化”。
記者從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建院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成立一年來,北京知產法院收案近8千件,一成以上審結案件由院、庭長辦理。
一年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實行“院長開庭周”,集中開庭審案,主要審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建院一年間,一位院長、兩位副院長共受理案件201件、審結案件98件,四位庭長共受理案件505件、審結案件286件,院、庭長審結的案件占全院結案數量的11.8%,實現了院、庭長辦案常態化、制度化。
為實現外部資源的有效轉化,提升法院司法服務品質,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與北大、人大、清華等高校法學院共建合作,吸收優秀學者參與課題研究;與北京市律師協會開展案例指導等課題研究;與商標評審委員會、專利復審委員會建立了庭審和集中送達的快速通道。
宿遲表示,針對多年來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低、侵權行為屢禁不止”等現象,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明確提出通過完善財產保全、證據保全和行為保全等程序措施、合理分配舉證責任、提高侵權賠償數額等各種措施,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制裁力度。
2014年11月6日,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的要求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為全國首家知識產權審判專業機構正式成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