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商人白話小說》
作者:大橋式羽 等
版本:中國書店 2015年2月
《中國歷代商人白話小說》一套五本,一千多頁。這些小說選自白話小說豐滿時期的明清,直到現代,寫人敘事狀物大多用白描手法,語言淺顯明白好讀。
第一本《巨富》的故事是從馮夢龍、凌濛初“三言二拍”里輯出的,共十一個,算是營商傳奇。書里說的巨富,約等于現在經常說的土豪,要么是草頭百姓,要么是小本經營的商人。故事講的或是一夜暴富,或是誠信取勝,或是吝嗇失財,也有巧妙的經商之法。
第二本《掘寶》的內容選自不太有名的明清九部小說,書中共有十四個經商短故事,側重于古人的經商技巧和道法。《掘寶》這個名字很有趣。在古代,開始時把挖墳掘墓盜取錢財寶物叫掘藏,后來在中原和南方地區,人們喬遷新居時(不一定是新房子),要煮一些豬下貨,取臟腑與藏富諧音的吉利,再用筷子象征性地挖挖地,同時念叨一些住進房子全家安康能在地下挖到錢財致富之類的話。是一種流傳在民間的風俗習慣。到了宋代,這個風俗達到極端。無論窮富,很多人都在臨死前把一生積蓄埋到房子里。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凡是沒經過掘藏的房子,在賣的時候,要額外加上掘藏錢。這有點兒像現在買房子,買沒過五年的房子要額外花過戶費一樣。
第三本不是短故事,兩個中長篇。《胡雪巖外傳》說的不是胡雪巖經商,而是他的生活。講胡雪巖經商故事的書很多,講他生活的卻不多。他的生活能讓讀者見到胡雪巖“盛極而衰”的隱憂。對于當下的成功者,不論哪個行業,都能讀出些警示。第四本《市聲》只有一個故事,描繪了晚清時期各種各樣的商人行為,幾乎所有商人的樣貌都能在書里讀到。
第五本《交易所現形記》跟當下每個炒股票做投資的朋友都有關系。它把民國時期上海乃至各地交易所、信托公司的創立、運作,以及由經濟波浪和金融風潮帶來的商圈百態,各色人物的命運等和盤托出。盡管時間在前進,各種花樣在翻新,但就如比爾·蓋茨評價《商業冒險》時說的,金融的本質和人的本性是不會變的。
據輯撰者說,他們是希望通過這套小說告訴經商的中國人,不要老跟著外國的經商理念走,因為會有水土不服的危險。歷史的經驗教訓早就告訴過我們:在中國經商,需要的是回望中國自己的古老經商智慧,這些我們骨子里血液里的東西,才是中國商人做商業的根本。而讀一讀過去的經商小說,不吝是掌握這些智慧和理念的捷徑。
書評人 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