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食用野生動物十分危險
昨天,市民吳女士向本報反映,在網上有商家出售野鵪鶉、野豬等野生保護動物,并號稱食用野生動物“無害”、“高營養”。記者發現,此類產品的銷量火爆,不少人還專買活體野生動物。對此,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田主任表示,食用野生動物十分危險,其體內寄生蟲或對市民健康造成損害。昨天,工商部門表示,已對此情況進行登記。
野生鵪鶉銷量最多
市民吳女士告訴記者,在網購時無意間輸入了“也味”這一錯字,卻出來了讓她沒有想到的結果。“搜索出來多個出售野生動物的店鋪。他們將野生動物作為‘野味’出售,供人食用。我看有不少人買,還有人貼出來買家秀,將野生鵪鶉做成了菜。”
記者通過此方法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少店家都打出了“野生活體”的招牌出售野生保護動物。其中最常見的是鵪鶉、野豬、孔雀等。其中鵪鶉的銷量最驚人,在一家店內,30天的銷量接近300筆。店家在網頁上甚至注明野生鵪鶉食用的功效,還稱“野生無害食用更營養”。記者向其詢問野生鵪鶉的來源,該家店主稱,從深山中抓獲,數量有限,如大量購買需預約。“野生的營養價值更高。野豬肉和野孔雀肉也很有營養,但購買需預約。”店家稱。
吃野生動物危險大
記者看到一只野生鵪鶉售價在300元到500元不等,野豬肉則在幾十元一斤到幾百元一斤不等。對于野生動物的食用安全,店主表示:“做熟了就行,還能有什么危險啊?”
對此,北京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田主任表示,野生鵪鶉、野豬等野生動物都受《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保護,市民不能私自抓捕出售。“市民食用野味的原因,大多是想要滋補或者出于好奇。但食用野生動物十分危險。在烹飪過程中,市民無法確保殺死野生動物攜帶在其肌肉、血液及內臟里的病毒及寄生蟲。”田主任稱,并非所有的病原體都可以通過加熱殺死,有些病原體可以抵抗1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希望市民不要購買和食用保護動物”。
目前,工商部門已經表示對此情況登記處理。
北京晨報96101熱線新聞 記者 張靜雅
線索:馬先生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