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當新冠疫情再次襲來,達川區市場監管局廣大干部職工聞令而動,勇挑重擔,無私無畏地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全區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以初心為經,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他們以行動為緯,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逆行路上,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廣為流傳。
段韋:為平安致神經衰弱
“請保持一米間距并提前把健康碼翻出來,做了核酸趕緊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9月1日,渡市市場監管所80后所長段韋,主動請纓成為“里仁居”全員核酸檢測點位的防疫志愿者,在現場維護秩序,協助醫務人員核酸檢測,穿上紅馬甲的他拿著小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前來參加核酸檢測的群眾。“年輕人,我是老年機,沒有健康碼,能否做核酸?”“老人家,你帶身份證沒有?”“忘記帶了”“你是否記得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呢?”“記不得。包包里我兒子給我寫過,你看看要得不?”“哦哦,就是這個。”段韋便攙扶著老人上前錄信息、做核酸。就這樣,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類似的工作。
9月3日,眼看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他趕緊到超市為家里買好一周的食材,收拾行李開車趕往渡市。出門前,他再三叮囑妻子盡量不要出門,在家把兩個娃娃管好。回到所里,他立即與同事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奮戰在抗疫一線,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肯定和廣大經營者的稱贊。
段韋每天都要給妻子通電話,囑咐妻子一定要監督兩個兒子上好網課做好作業,切莫讓他們出門。“我馬上陪小兒子去集中隔離,大兒子一個人在家怎么辦?”9月6日下午,段韋手機突然響起,妻子在電話里邊哭邊說,瞬間蒙了的段韋,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個勁地安慰妻子“你放心去陪伴小兒隔離,我會安排好家里的”。那天便是他和妻子結婚以來通話次數最多、通話時間最長的一次。一時間,小兒是否安全?吃住如何?隔離點條件如何?……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大兒子一個人在家,自己又不會做飯,天天吃方便面,方便面吃膩了就吃點小零食,甚至一整天不吃東西……等等問題令段韋萬分焦急卻又一籌莫展,常常一個人偷偷地抹淚,平常看似鐵骨錚錚的硬漢,也情不自禁地幾度哽咽……
幾天后,段韋本人因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而成為“次密接者”,按要求須在所里寢室“居家”隔離,面對極其繁重的防疫任務,他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這種無奈深深地折磨著他。在“居家”隔離期間,他不但沒閑下來,反而更忙碌,不亦樂乎地遙控指揮所里的疫情防控;電話安慰妻子耐心等待解除隔離;在線上給大兒子傳授做飯洗衣技能;在小兒子班級群與家長交流、為同學鼓氣加油,連續數日的睡眠嚴重不足導致神經衰弱。
劉繼勇:永不褪色的“老黃牛”
“哥,我主動要求到花溪社區封控區當志愿者的請求,局里已批準,我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來你家看望媽了,你要好好照顧年邁多病已88歲的母親,你告訴媽等疫情散后我第一時間來看她老人家哈……”9月9日,楊柳市場監管所四級主任科員劉繼勇邊與哥哥通電話,邊收拾東西,火速奔赴花溪社區封控區。
9月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達州這座寧靜的小城,他迅速將生活用品搬至辦公室,吃住在單位,24小時備勤,所里疫情防控方案一出籠,他便第一時間,不分白天黑夜與同事戰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毫無半句怨言。“老板,請抓緊落實好‘掃場所碼、測量體溫、查驗行程卡、風險城市旅居史、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發現異常情況,請及時上報社區哈!”一時間便成為劉繼勇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甚至成為他的口頭禪。9月4日,達川實施社會面疫情管控,“老板,達川已突發疫情,請你主動配合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防疫措施,立即自動關停棋牌室,啥時開業聽候通知!……”瞬間,他的身影便出現在楊柳轄區的大街小巷,或防疫宣傳,或市場巡查,或保供穩價發放《達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規范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面對個別市場主體的不理解、不支持,他總是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宣傳當前疫情形勢和相關政策,要求大家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白天忙碌一天的他,晚上還要參加夜間市場巡查,充分彰顯了一名僅有5年黨齡的市場監管人的初心和擔當。9月4日20點,拖著疲憊身體參加街面餐飲店夜巡的他,早已是口干舌燥、精疲力盡……當天晚上,轄區一燒烤店在未落實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頂風營業,經營業主不聽勸解并態度蠻橫,導致現場僵持,劉繼勇憑著多年市場監管經驗,一邊宣傳相關規定,一邊與業主溫馨地溝通,最終老板自行關停該店。
至8日,已連軸轉了8天的他,體重直降近20斤,同事們看他如此之拼,便勸他注意休息,他說:“所里的很多事情都等著我處理,哪有時間休息喲,我要與疫情共進退。”劉繼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分赴疫情一線,站在疫情前沿,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在9月9日21:00所里征集花溪社區志愿者動員會上,劉繼勇請纓道。
“已52歲,個頭不高,略顯微胖的劉繼勇,平時不多言多語,甚至不太善言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老實,同事都戲稱他是一頭永不知累的‘老黃牛’,他不但工作兢兢業業,埋頭苦干,是所里為數不多挑大梁的老同志,而且在組織最需要的時候,他每次都沖鋒在前,彰顯著一名黨員應有的初心和使命……”楊柳市場監管所所長楊曉林這樣評價他。
杜榮:別樣演繹圓滿句號
離退休還有4個月就可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句號的質量發展監管股職工杜榮,是一位資深市場監管人。領導考慮他年紀較大且身體又不太好,便安排他在機關值守,可他卻堅持要和同事們一起下沉一線。“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沖,哪里最緊急就往哪里鉆”這是同事們對他工作作風的一致評價。南壩農貿市場有他值守的身影、萬家農貿市場回蕩著他勸導的聲音、天和農貿市場留下了他的足跡……農貿市場出入人員多,成因復雜,督促引導進入人員亮碼掃碼測溫工作量特別大,時常累得他大汗淋漓疲憊不堪,同事們經常勸他到旁邊休息一會兒,他卻樂呵呵地說:“沒關系,我再堅持一會兒”
就在他一心撲在防疫工作的關鍵時刻,常年多病已90歲的父親和88歲的母親突然病情加重,雙雙住進達川區人民醫院,尤其是癱瘓在床2年多的母親病情更重。得知消息,他第一時間尋求在小紅旗橋附近住的一親戚幫忙照顧,卻因實施社會面疫情管控親戚根本出不來,怎么辦?他和弟弟商量,弟弟白天護理,晚上他護理。連續六七天,他都在工作崗位和醫院間馬不停蹄地奔波,毫無喘息之機,幾天下來,他消瘦了許多,面部皺紋陡增,微顯老態龍鐘。
同事們心痛地提議說:“老杜,你都要累扒了,請2天假休息一下吧。”“這正是用人的時候,大家都很辛苦,在這個節骨眼上讓我請假休息,不是讓我當逃兵嗎?”杜榮微笑著謝拒了同事的好意。其實大家都知道,已有32年黨齡的他,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為自己43年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自這輪疫情發生以來,在局疫情防控辦公室的統一指揮下,全局干部職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各農貿市場、茶樓、藥店、小超市(1000平米內)等經營場所,涌現出了段韋、劉繼勇、杜榮等無數個先進典型,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用辛勤與汗水奮力筑牢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防線,守護全區人民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他們充分展現了達川市場監管人的精神風采和責任擔當,可敬可愛,書寫著防疫“最可愛的人”,演繹著無數可圈可點的感人故事。(王嬌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