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綿陽市印發《綿陽市“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勾勒出今后五年綿陽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路線圖”。這是綿陽市首部將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的規劃。《規劃》總共約4.5萬字,共十二個章節,主要內容包括“十三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成效、“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面臨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實現路徑等。
《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取得新突破,全國種業強市基本建成,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農村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整體實力邁入全省前列。
具體目標也逐一勾勒藍圖: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03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232萬噸以上;生豬產能鞏固提升,生豬存欄常年穩定在250萬頭以上、出欄穩定在350萬頭以上;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高;建成全國種業強市,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園區;鄉村建設行動取得明顯成效;農業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民全面發展取得重要進展;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等。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是關鍵。《規劃》明確,優化市“6+10”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規劃布局“兩核、三帶、六片、十業、多園”,即“突出兩核、打造三帶,聚焦六大特色產業示范片、著力10大優勢特色產業,建設多個現代農業園區”的現代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并分別給出了具體行動重點。
以“突出兩核”為例,《規劃》明確在三臺縣蘆溪鎮,以國家現代農業生豬種業產業園、國家生豬創新中心為載體,建設生豬種業核心;在游仙區小枧鎮,以綿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游仙區蔬菜種業園區為載體,建設現代農作物種業核心。同時,《規劃》還羅列了實施“兩核、三帶、六片、十業、多園”的“農業產業規劃布局列表”,分類歸納了重點產業對應的空間布局;制定了“十四五現代農業空間布局規劃圖”,具體何處發展什么產業,如何布局一目了然。
此外,《規劃》還明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堅持優質高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強化科技支撐,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堅持多元發展,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進鄉村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樹立文明鄉風,提高鄉村善治水平;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改革開放,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做好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圍繞各項目標任務,分別制定了具體實施舉措。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黨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決策。綿陽農業部門主動作為。兼顧農業現代化和低碳發展的難點在哪?《規劃》明確,各項措施實施后,社會、生態、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規劃》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一項考核指標,落實到各項重點工程項目設計和具體實施的各個環節中。具體還將實施減緩種植業環境影響的措施、緩解養殖業環境影響的措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林草資源開發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對重要環境敏感區域及其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等。
“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藍圖已經繪就。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要素保證、加強監測考評、加強法治保障等舉措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來源:綿陽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