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建集團旗下中建三局承建的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啟用。一座“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美麗空港呈現在世人面前。
貴陽龍洞堡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貴州“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肩負著“構建西部重要樞紐,助力貴州跨越發展”的歷史使命。作為三期擴建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T3航站樓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貴陽機場區域航空樞紐地位,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對貴州省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對外開放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奮進之筆 繪就爭先藍圖
貴陽機場T3航站樓總建筑面積為19.6萬余平方米,采用主樓加指廊構型,主體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鋼柱+鋼屋蓋結構。屋面工程總建筑面積11.2萬余平方米,總鋪設材料面積約77.2萬平方米。
自2018年9月入場到2019年8月實現首個地下室封頂;從2020年11月實現主體混凝土和鋼結構工程封頂到2021年9月竣工驗收。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者克服了新冠疫情、施工與運行交織、施工與高鐵交叉、高填方及特殊喀斯特地質條件等困難,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情況下,創造了“單月產值近億元、3天一塊結構板”的貴陽機場建設新速度,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為貴州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以創新之筆 巧筑時代精品
項目所處的云貴高原,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密集、地下施工難度最大的區域,地下部分結構松軟,巖層較多,而航站樓施工區域又屬于拋填雜土區,在這種地質條件下進行樁基施工,堪稱世界級難題。
為此,項目成立黨員科技小組,加大技術創新攻堅,采用全國首創的雙套管雙驅動全回轉式施工工藝進行樁基施工。該工藝利用雙驅動雙套管全回轉鉆機,將不同直徑的內外鋼套管分別360°旋轉切入土體,有效避免了鉆進過程中的塌孔現象,降低了埋鉆的風險,該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雙套管全回轉接力成孔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建設始終,T3航站樓屋面采用調光玻璃,如同自動陽光調節器,可以根據氣溫高低實現對透射太陽光的調節,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建設過程中,項目用磷石膏輕質隔板墻,代替傳統砌體墻節約用水3700噸,增加8500立方米有效使用空間。
作為貴州省首個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綠色機場”,項目因地制宜采用各項綠色節能技術、產品,通過土建裝修一體化的設計,設置各項自動化檢測系統,采用一系列高效節能型設備,充分應用BIM技術等手段,積極助力國家“雙碳”目標。
以專業之筆 勾勒智慧人文
作為貴州首個智能高效的智慧機場,貴陽機場T3航站樓投入的“智慧”設施,可供旅客“一站式”體驗智慧出行服務,讓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旅客在進入候機樓時,防疫閘機便對旅客健康碼篩查。進入航站樓后,有自助航顯、自助導引、自助問詢,還可以到自助登機牌辦理區進行自助值機。旅客只需“刷身份證”便可自助值機、自助托運行李,只需“刷臉”便可自助安檢,全程讓旅客感受“一站式”自助化服務。
航站樓的設計同樣獨具匠心,以現代設計手法、融匯科技與人文等元素,打造出簡潔明快、通透明亮、素雅大氣、具有地方特色的國際空港。旅客不出樓,便可看盡貴州美景,感受貴州多元文化的魅力。航站樓內9根立柱鏤空著不同圖案,立體化展示貴州9個地州文化特色,大廳色調以純凈的白色,與自然的木紋色系相搭配,空間色調利落明快,簡練化流暢的線條組合,隱喻貴州地區變幻多彩的梯田印象。中庭商業區的中庭花園,將明亮艷麗的傳統民族圖案鋪到中心舞臺,凸顯濃厚的地域特色。
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