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農民工回鄉創業帶動“家門口”就業。鄭州,熱騰騰的就業“成績單”顯示:截至10月底,鄭州市新增城鎮就業13.03萬人,完成年度計劃12萬人的108.6%,穩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關系老百姓個人及家庭的生活生計,關系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穩住就業這個基本盤,居民就有了收入和消費,經濟社會大盤就有了穩定基石。
記者從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特別是“7·20”特大暴雨災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市人社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扛起穩就業、保民生責任,將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作為全系統第一位任務,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分析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采取精準措施,突出重點群體,狠抓目標落實,一份份來之不易的“就業成績單”,釋放出“最大民生”的溫度。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3.03萬人,完成年度計劃12萬人的108.6%,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62萬人,完成年度計劃0.65萬人的95.38%。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6萬人,組織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3.93萬人,新增農民工等返鄉下鄉創業人員9876人,組織農民工創業輔導服務8239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14.14%、112.36%、118.99%、130.78%,均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系列措施促就業
“我們采取一系列促進百姓就業的措施,印發一攬子精準實用的措施,靶向施策、精準施策,為就業創業者保駕護航,盡量化解災情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一系列措施,幫助老百姓端牢了“飯碗”,維護了全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助力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
拿出“真金白銀”的誠意,為企業緩解困境。鄭州市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今年1至8月份全市減征失業保險費4.77億元、減征工傷保險費2.32億元,兩項社保費累計減征7.09億元,惠及全市11萬家參保單位。
線上線下齊發力,為就職就業搭建平臺。今年以來,全市共組織3828家企業參加線上招聘,提供就業崗位信息7.2萬余條,近萬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幫助就業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實現就業。已安置741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目前全市公益性崗位在崗人員達到5000余人。
開展多種類型招聘會,讓求職者找工作更方便。今年,市人社部門先后舉辦“春風送崗”女性專場招聘系列活動、2021招才引智春季武漢專場活動、裝備制造業西安專場招聘會、“青春鄭好”精準就業專場招聘系列活動、產業人才招聘月活動……可謂“每周都有招聘會,每月都有不同招聘主題”。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職業技能提升方面,截至10月底,全市累計開展各級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約20.75萬人次,累計支出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資金3.53億元,其中,服務企業133家,開展企業職工新型學徒培訓12809人次,開展以工代訓8007人。
以創業帶動就業,為創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來,我市持續打造“特色+創業培訓”“就業+創業培訓”“技能+創業培訓”等多種創業培訓模式,組織創業培訓3.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8.57%。
個人創業,鄭州給支持。鄭州市出臺了《鄭州市全民創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試行辦法》等創業政策文件,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措施,提額度、延期限、扶重點,支持創業。將個人貸款額度從20萬元提高到35萬元,其中高校畢業生額度最高可達40萬元;將一次性創業(開業)補貼由1萬元提高到1.5萬元。截至目前,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92億元,扶持自主創業611人,吸納帶動就業3232人。
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鄭州有良好基礎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推動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明確,鄭州將“以創業帶就業作為重要抓手”“以社會充分就業穩定群眾收入、減少低收入群體”。市人社局負責人說,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鄭州有良好基礎、有信心底氣。市人社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扎實推進“鄭州人才計劃”,以更加精準的措施和周到的服務促就業、保就業,為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