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壯麗七十年喜看吉安縣之變化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發布時間:2019-11-04 17:02:13

解放初期,位于江西省中部的吉安縣,一沒礦產資源二沒水陸交通樞紐,全縣經濟“積貧積弱”,財政一窮二白。經過50萬廬陵兒女七十年的不懈奮斗,如今的吉安縣已呈現一片蓬勃發展態勢,奇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有機融為一體,宜居的生態環境已構建;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迅猛,先后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扶貧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這每一項成績的取得,都是吉安縣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的有力見證。

一、公共財政框架逐步建成

曾幾何時,我們的財政還叫“吃飯財政”,全縣財政干部還在為“五個確保”焦頭爛額,即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國家標準工資按月足額發放、確保機構正常運轉、確保社會保障資金落實到位、確保維護社會穩定支出需要、確保教育、支農、科技支出增長達到法定要求,尤其是為保工資、保運轉嘔心瀝血。但隨著全縣經濟逐年穩固發展,尤其是1978年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經濟形勢不斷好轉,財政收入蛋糕不斷壯大,“吃飯財政”這種說法已經離我們一去不復返,“民生財政”的陽光開始普照社會主義大地,財政從解決群眾最急需、最期盼、受益最直接的民生問題入手,不斷加大力度解決農村道路、水利、電力、醫藥、教育以及城鄉就業、社保等民生問題。

吉安縣財政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強化收入征管,狠抓支出管理,積極破解財政發展難題,緊隨改革開放前進的步伐,實現了由“吃飯財政”向“陽光財政”的華麗轉身。財政支出結構逐步改善,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財政用于教育、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事務和城鄉社區事務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支出增長迅速,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不斷加大,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公共財政框架已拉起。

二、財政改革成果振奮人心

以吉安縣為例,1978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353萬元,全縣財政總支出完成1353萬元,財政的主要職能僅僅停留在保工資、保運轉的層面,是真正意義的“吃飯財政”。經過50萬廬陵兒女七十年風雨中的砥礪前行,隨著全國財稅政策的重大變革,尤其是1994年國家分稅制改革及2016年5月1日營改增等稅制改革正式實施,納稅起征點得到合理提高,社會綜合治稅平臺搭建成功,稅收征管工作實現了信息化、網絡化全覆蓋,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平職能不斷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財政支出總量不斷做大。記得1996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0737萬元,當時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全縣人民都在為吉安縣從此邁入億元大縣行列而慶祝,成績的取得是來之不易的,經過廬陵兒女年復一年的努力,2018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79510萬元,比1978年增長206倍余,地方財政支出完成435092萬元,比1978年增長321倍余,財政收支均呈現出幾何倍數增長的喜人態勢,財政資金用于民生工程的投入也水漲船高力度不斷加大。

三、財政普惠民生夯實給力

財政收入蛋糕逐年壯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了當前財政的首要位置。2005年,中央取消了農業稅,從此,征收了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補貼、家電下鄉、良種補貼以及脫貧攻堅中的產業發展補助等各項惠民政策,通過“一卡通”的方式將現金發放到農戶手中,讓農民種田不但不用交錢還能領錢,陽光財政開始普惠大地。

2018年該縣更是以夯實民生為落腳點,重點保障民生支出獲得新成就,支出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縣財政在確保基本民生支出基礎上,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投入力度,對接全省50項民生支出項目,創新和完善供給模式,強化民生托底保障。2018年投入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社保、衛生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支出達35億元。一是加強基層保障水平。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并結合實際縣情,提高公務人員保障水平,足額安排預算單位的公用經費,確保了基層預算單位的正常運轉;進一步提高村委會(社區)和敬老院人員的待遇,對村(社區)干部及敬老院管理人員進行工資提標,并鼓勵其自愿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從根本上保障了基層的穩定團結。二是全力支持扶貧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扶貧項目的公告公示、規范報賬程序和扶貧項目檔案管理等內容,重新構建更加完整的扶貧資金監管體系。2018年,全縣整合涉農資金4.06億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6685萬元、同比增加4486萬元。不斷加大幫扶力度,按照全覆蓋原則,確保“四三二”幫扶政策得到落實。三是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在保障各類民生項目的基礎上,把財政資金適度向農村傾斜。全年累計撥付低保、五保、醫療救助、醫療保險等15項民生資金5.78億元;進一步提高社保水平,對困難群眾財政補助每月提標30元、對城鄉居民養老金每月提標25元,并按每人100元的標準繼續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購買疾病商業補充保險;撥付保障性住房資金4286萬元;深化“財政惠農信貸通”平臺,向441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一年期內擔保貸款2.17億元;認真做好“一卡通”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通過“一卡通”累計發放19項惠農補貼資金3.06億元,有效夯實民生基礎。確保了全縣19個鄉鎮每一個農村貧困家庭學生都有學上,讓每一個農村群眾都真正分享到改革開放、財政增收的成果,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四、產業興農富裕千家萬戶

吉安縣秉承“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戶都不能漏”的宗旨,精準施策,大力發展以一戶一畝橫江葡萄、一戶一畝井岡密柚、一戶一個雞棚、一戶一人進園務工的“四個一”為主導的產業扶貧模式,保證貧困群眾持續增加收入,早日脫貧奔小康。橫江葡萄經過十四年的精心打造發展,已成為吉安縣的支柱農產品。每到葡萄成熟的夏季,葡萄園中總是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果農們為采摘葡萄忙的不亦樂乎、游客們一邊品嘗葡萄一邊參觀葡萄園,一個個喜笑顔開,橫江葡萄給吉安縣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業產值收入的翻番,而且也帶動了鄉村生態旅游整個產業鏈的高速發展,2018年全縣橫江葡萄種植面積達46000多畝,實現直接產值收入36000萬元,成功帶動3800余農戶進行種植,僅橫江鎮公塘村一個村的葡萄種植面積就達1600多畝,可以說橫江葡萄給吉安縣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19年,吉安縣在繼續大力發展葡萄產業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和產業發展貸款扶持力度,對重點產業和規模產業基地基礎設施以及品牌培植等方面進行獎補,積極為群眾辦理小額惠農貸款開辟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全縣共安排產業獎補資金1329萬元,為238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資金13741.3萬元,橫江葡萄種植面積達53000畝,井岡蜜柚產業面積突破60000畝,油田黑木耳種植面積5300畝,百香果面積2400畝,羊奶果面積450畝,新建稻蝦綜合種養基地2200畝……激發了農業產業能量大釋放,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目標。

吉安縣財政局 黃建強

2019年8月26日

標簽: 吉安縣 壯麗七十年

猜你喜歡

歡喜嶺街道中興社區開展“與愛同行送法到家”走訪

為進一步增強轄區青少年法治意識,提高青少年明辨是非、自我防范、抵御犯罪的能力。2月20日上午,盤...更多

2022-03-01 09:56:03

林芝市司法局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進一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工作部署要求,林芝市司法局將進一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與...更多

2022-03-01 09:51:46

聚焦“美麗烏翠、我是行動者”——區林草局積極開

為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更好發揮志愿服務在改善民生環境中的重要作用,2月14日,烏翠區...更多

2022-03-01 09:49:34

綏江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辦調研設計“十進十

2月28日,縣民宗局邀請專業人員對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十進十促點的打造進行調研設計。為...更多

2022-03-01 09:48:33

積極營造濃郁開學氛圍 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

凜冬散盡,春色襲人;學子歸來,校園馨香。伴隨著季節嬗遞的腳步,承載著新學期美好的憧憬,迎來了2...更多

2022-03-01 09:46:19

南安市金枝小學開展“樹師德、正師風”師德師風警

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一個學校的旗幟,也是穩定教師隊伍、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促進學校教育事業全面提升...更多

2022-03-01 09:43:43

襄都區科工局:科普宣傳進社區 倡導文明健康生活

為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科學文化素質,2月25日-28日,在襄都區一級主任科員彭麗雁的帶隊下...更多

2022-03-01 09:42:11

祥和社區開展燃氣安全排查 保障居民群眾生命財產

為保障轄區內商鋪、居民家中燃氣使用安全,普及科學使用天然氣知識,減少安全隱患和事故的發生,提...更多

2022-03-01 09:40:47

四大寨鄉扎實開展“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

為進一步掌握社情民意,建設高質量平安四大寨、法治四大寨,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按...更多

2022-03-01 09:39:53

定安縣開展“一誓一課一體驗”毒品預防教育走進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意見和團省委《關于持續深入開展一誓一課一體驗...更多

2022-03-01 09: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