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了全省油氣輸送管道保護工作會議,各市發展改革委分管副主任、管道保護處(科)長,有管道保護工作任務的縣(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分管負責同志,管道保護科科長,33家管道企業負責人和有關處室負責人共240余人參加了會議。營口市發展改革委、中石油廊坊管道公司大連輸油氣分公司負責同志作了經驗介紹,省發展改革委分管領導作了總結部署講話,通報了有關問題,提出了工作要求。
會議主要任務,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近期對安全生產領域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唐一軍省長在6月6日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省安委會、安委會辦公室下發的一系列文件要求;二是總結上半年全省管道保護工作,特別是1月25日全省油氣輸送管道保護會議以來工作情況;三是深刻汲取中石油天然氣輸氣管道貴州晴隆沙子段發生泄露燃爆事故教訓,舉一反三,防范事故發生;四是研究分析當前油氣輸送管道保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通報重大問題。會議通報了近期全省油氣輸送管道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管管道保護部門存在的問題。一是有關市、縣政府及其發展改革部門對管道保護工作還不夠重視。二是遼發改能源〔2017〕990號文件落實還不到位。三是管道保護執法力度不夠,執法不規范。管道企業存在的問題。一是管道巡護不到位。二是管道標識設置、修復或者更新不規范、不及時。三是管道完整性管理平臺建設進展緩慢。同時通報了個別地區和企業出現的具體問題。
會議明確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一是舉一反三,對照檢查,落實好各項要求,對通報的問題一定要引以為戒,立即整改。二是協同合作,加強管道保護事前監管。三是貫徹落實唐一軍省長提出:“隱患就是風險、隱患就是危害、隱患就是事故”要求,立即開展油氣輸送管道風險隱患大檢查、大排查,切實把風險防控挺在隱患前邊,把隱患排查整治挺在事故前面。四是多措并舉,嚴厲懲處長期不落實管道保護規定和要求的管道企業。近期,將約談有關企業及其總部負責同志。五是采取購買有資質的第三方服務方式,對本地區管道附屬設施進行一次檢查。六是提前安排,超前謀劃,制定完善汛期管道保護工作方案,嚴防汛期管道事故發生。七是規范高后果區識別管理。按照省安全生產監管局等7部門《轉發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八部門關于加強油氣輸送管道途徑人員密集場所高后果區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對533處高后果區加強管理。八是加大對即將運行的阜新大唐煤制氣項目天然氣管道、已經運行的鐵大線鞍大段原油管道、正在建設的撫錦線成品油管道的管道保護監管力度。九是制定管道應急救援基本規范。
會議要求各管道企業要全面落實管道保護主體責任。一是加強巡護管理,徒步日巡不低于2次,高后果區徒步日巡不低于4次,所有巡線人員必須配備GPS定位系統。要求加強對一線巡護人員的監管,并提高巡線人員工資待遇。二是規范標識管理。要按照《管道地面標識管理手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Q/SY GD 1034—2014),認真做好管道標識的設置、修復、更新工作。高后果區內加密樁間距不大于50米,警示牌間距不大于100米。三是管道標識設置要合理有效,站在管道上方任意點位,都能夠一目了然的找到管道走向。四是加快推進管道完整性管理。加快推進完整性管理平臺建設;各管道企業于7月底前將高后果區識別報告報省、市、縣安全生產監管、發展改革等部門。各管道企業于7月底前將風險評價報告和高后果區周期性風險評價報告報省、市、縣安全生產監管和發展改革等部門。各管道企業要在管道內檢測基礎上,做好管道完整性評價,各管道企業將完整性評價報告于11月底前報省、市、縣發展改革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