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收費政策,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和成本分擔機制,促進我省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省物價局、教育廳、財政廳在充分調查研究、借鑒外省經驗的基礎上,擬定了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方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有關要求,5月7日,省物價局在石家莊市召開價格聽證會,對《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方案》進行了公開聽證。
會議由省發展改革委副巡視員、省物價局副局長李勝群主持。
出席本次聽證會的聽證人共25人,來自全省的11個市,不同的行業,其中:消費者代表13人,高校代表4 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3 人,專家學者2 人,政府部門、社會組織3 人。旁聽人員12人。省內主要新聞媒體應邀參加本次會議。
本次調整范圍為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一是擬參照其它省市做法,將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類別按照高校專業學科門類劃分為文科、理科、醫學和藝術體育四大類,根據辦學成本,在調整標準的同時,適當拉開各學科門類價格差距。二是優質優價,賦予高校一定收費自主權。擬取消熱門專業學費政策,高校可以根據辦學成本、學科建設等情況,自主決定不超過全部專業數20%的優勢專業,執行學費標準上浮不超過10%政策;納入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學科專業學費標準可以在基本學費標準基礎上浮不超過20%;部委和京津高等學校在我省設立分校,經批準可執行本部學費標準。三是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的高校,可以實行學分制收費。實行學分制收費后學生完成學業所繳納的學費總額不得高于實行學年制的學費總額。四是此次學費標準調整實行“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從2018年秋季入學新生開始執行,在校老生仍按原規定執行。
聽證會上,大多數聽證代表認為,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已17年未調整,目前學費標準在全國排第20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有利于改善高校辦學質量,彌補我省高校在學科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在實驗室、圖書館等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缺口;為推進我省“雙一流”高校建設,加快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提供資金保障。
同時,有部分代表認為,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應充分考慮我省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調整方案中有些調整幅度偏大。調整方案還應充分考慮貧困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確保每個考入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夠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同時嚴格落實對家庭困難學生的獎、貸、助、補、減等資助政策,為家庭困難學生不輟學提供保障,加強對學校收費政策執行情況和收費行為的管理與監督。
省發展改革委副巡視員、省物價局副局長李勝群表示,召開聽證會的目的就是充分聽取消費者、高校、專家學者、政府有關部門的意見與建議,使政府的決策更公正,使政府制定的方案更加合理,更切合實際。聽證會結束后,省物價局、教育廳、財政廳將根據聽證會上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我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方案作進一步修訂完善。修訂完善后的方案連同聽證報告一并報省政府批準。
李勝群表示,這次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方案,并不僅僅是提高學費標準,更重要的是通過優化高校學費結構,改革高校學費形成機制,更好地發揮價格杠桿的激勵、引導和約束作用,通過價格杠桿鼓勵優勢學科、特色專業優先創新發展,更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高等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