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慶市人大與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聯通。明年,市人大與市財政非稅收入等其它系統和國地稅、社保、國資、審計等部門系統聯通,區縣人大與區縣財政所有系統聯通。后年,區縣人大與本級政府收入征管、社保、國資、審計等部門系統和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聯通。
按照全國人大和市委部署,市人大辦公廳日前印發實施意見,明確了全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的階段性目標,計劃用三年時間,建成橫向聯通、縱向貫通的預算網絡監督系統。
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就是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依托市和區縣現有電子政務網實現各級人大與財政、稅務、社保、審計等部門、區縣人大和市級人大的聯網,把財政數據同步到人大,把政府財政所有收支放在人大“眼皮”下,以期加強人大對政府全口徑預算、對“錢袋子”更加有效的監督。
聯網監督系統將設查詢分析、監測預警、審查監督、代表服務、政策法規等模塊,具備查詢、分析、預警、服務等功能。
比如查詢分析。各級人大不僅能夠查詢“四本預算”及其執行情況信息,而且能夠查詢部門預算、財政轉移支付、政府投資項目、政府債務、國有資產資源等信息,還能夠查閱預算法律法規、預算決算文件、財政支出政策、財政歷史數據等資料。
再如監測預警。對監測到的重大問題,人大常委會黨組將向同級黨委報告;重要問題,人大常委會將向同級政府通報,政府處理后須向人大常委會反饋;其它問題,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將向同級政府有關部門通報,部門處理后同樣須反饋。
實施意見提出,市和區縣人大須在本級人大機關設置預算聯網監督室,按照統一編碼體系、統一數據標準規范、統一聯網方式、統一信息安全體系開發市和區縣兩級共用的系統軟件。
實施意見要求,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和政府財政、收入征管、社保、國資和審計等部門職責分工,建立用戶權限、信息采集、使用記錄、信息查詢、問題調查、跟蹤反饋、處理報告、安全維護、日常管理等嚴格規范的操作規程,構建安全持續的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確保系統充分有效使用。
市財政局相關人士表示,全市人大對預算進行聯網監督,是落實全國人大部署和新預算法、加力監督政府財政、打造“透明錢柜”的一個重要創舉,人大對政府財政預算支出實時在線全程監督,一方面,人大監督機構和人大代表借助現代科技可更好讀懂“賬本”,進而作出準確判斷、行使好監督權利;另一方面,將有助提高政府財政的預算管理水平,加快建設現代財政制度。
實際上,從監督與被監督的層面看,預算聯網監督可謂一舉三效。人大角度,能夠實時詳細查閱和分析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政府及其部門角度,能夠根據人大監督發現的問題,及時堵塞漏洞、規范管理,進一步推動依法行政、依法理財。預算單位角度,各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監督、財政監督之外增加了“第三只眼”監督,增強了部門單位預算執行的約束力和自律性,利于提高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和績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