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資產收益扶貧已成為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的增收渠道。2016年以來,全市投入貧困村財政扶貧資金38406.9萬元,建設6638個資產收益扶貧項目,截至9月底,2017年已實現資產收益2389萬元,全市貧困村均增收4.3萬元,42620個貧困人口人均增收437元。
一、調研出臺文件。為積極穩妥的在全市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市財政局深入30多個貧困村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調研,提請市委辦、市政府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會同市委組織部、市扶貧辦出臺了《關于預出列貧困村帶頭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通知》,為縣(市、區)推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
二、及時組織調度。2017年,市財政局會同市扶貧辦,先后召開了2次全市資產收益扶貧工作調度會,交流經驗做法,明確目標任務,講評工作情況,提出工作要求。縣(市、區)分別召開推進會,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積極打造本地資產收益扶貧示范村,以點帶面,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全面展開。
三、精準制定方案。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縣(市、區)財政部門采取點對點指導的方式,指導貧困村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按照“四議兩公開”(村黨支部提議、村“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的程序,修訂完善了貧困村資產收益扶貧方案。7月底前,全市123個省級貧困村和9個市認定的貧困村全部制定了資產收益扶貧工作方案。
四、典型示范帶動。8月上旬,市財政局會同市扶貧辦、市農委評定了9個市級資產收益扶貧示范村,在全市范圍進行了通報表彰。梳理總結了6類可復制、可推廣的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在全市推廣。8月下旬,市財政局會同市扶貧辦在明光市管店鎮召開了全市資產收益扶貧現場會,進一步推進全市資產收益扶貧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五、按時兌現分紅。9月份,縣(市、區)加大對貧困村開展資產收益分紅的調度力度,各貧困村分別召開村資產收益分紅大會,及時將資產收益兌現給貧困人口,截止9月底,全市所有貧困村均實施了資產收益分紅,其中貧困戶通過村資產收益分紅實現增收最高的達48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