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發揮金融服務“三農”發展作用,個舊市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農村金融工作。
一是深化信用體系建設,優化投融資環境。開展創建信用市活動,把信用創建活動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更加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改善信用環境,實現信用軟環境提升和經濟全面健康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6月,個舊市創建農村信用戶30068戶,24個農村信用村,7個農村信用組,2個農村信用鄉鎮。2014年11月老廠鎮成立“農村金融服務辦公室”,機構掛靠在鎮財政所,下轄3個村委會均成立村級農村金融服務點。個舊市9個鄉鎮均有銀行分支機構(營業網點)。
二是鼓勵各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開設網點以及開展涉農金融服務。支持發展村鎮銀行和服務“三農”的縣域中小型銀行,積極申請并及時兌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和涉農貸款增量獎補資金,增強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持續健康發展能力。2017年申報2016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391.23萬元,已補貼到位。
三是鼓勵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抵押貸款業務,推進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建設。充分發揮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的網點優勢,在鄉鎮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基礎金融服務向行政村延伸,提升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水平,加快農村地區普惠金融發展。增加農房抵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林權抵押等三權抵押貸款,增加“金碧惠農卡”“農戶扶貧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特色惠農金融產品。個舊市有個舊市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個舊滬農商村鎮銀行6個金融機構開展農房抵押貸款、土地承包經營權質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業務。截至2017年6月,個舊市銀行業林權抵押貸款余額797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余額1551萬元,農村房屋抵押貸款17406.12萬元,農戶聯保貸款3694萬元;開展“紅色信貸”,為民增收致富,2017年個舊市發放“紅色信貸”32萬元;“普惠金融貸款”扶持161戶,發放貸款1850萬元,財政貼息5418.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