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工作是進一步深化國庫制度改革,保障財政資金安全,提高資金支付效率的一項系統工程。推行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將有效改變目前國庫集中支付半電子、半手工的處理方式,通過取消紙質憑證流轉,實現人工不再跑單、簽章、核對,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降低運行成本,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期以來,明光市財政局精心組織、多措并舉,把試點改革準備工作落到實處,積極推進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進程。
一、精心部署,做好前期工作。一是及時傳達上級有關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試點改革要求和啟動會議精神,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財政、人行、代理銀行和各預算單位各自工作職責;二是明確專人具體負責財政系統內外部的協調溝通,確保各項工作安排及時、有序、到位,有效利用qq、微信等媒介實時在線交流,搭建全方位、零距離溝通交流平臺;三是制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計劃和實施方案,細化任務,明確步驟,落實責任;四是結合電子化管理下的內控制度建設新要求,全面梳理和規范各相關業務股室和二級機構的支付流程、工作職責、崗位權限;五是在推進過程中及時下發工作計劃、通知要求,并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
二、明確重點,夯實工作基礎。一是組織市局相關股室和二級機構認真梳理國庫集中支付和財政專戶撥款業務流程及內容,在堅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不變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范、統一要求、統一標準”的原則確定電子化支付的原則、內容、范圍和要求;二是制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業務流程圖,組織信息中心、支付中心和所有預算單位簽訂《財政直接支付申請電子化管理試點確認協議》;三是由局信息中心牽頭,準確收集預算單位網絡類型、帶寬,支付申請、支付業務量等關鍵信息,統一采集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以及印章、手寫簽名等基礎數據。此外,通過更新改造軟、硬件環境,統一制作發放U,確保基礎工作扎實,數據銜接完整,為上線測試做好準備。
三、加強溝通,做好培訓指導。一是由市局分管領導帶隊,組織國庫股、支付中心和信息中心相關人員赴渦陽考察、學習,觀摩電子化改革后的資金申請受理審核和清算流程,由針對性的提出改進建議;二是在支付中心服務大廳利用電子顯示屏等開展電子化試點改革工作宣傳和政策解答,通過建立微信群,加強財政部門與預算單位、人民銀行、代理銀行和各軟件公司之間的溝通,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三是開展多層次培訓,提前組織市局相關股室、人民銀行、代理銀行相關人員開展政策和制度培訓,先期了解電子化改革的目標任務、推進步驟、配套措施等;邀請龍圖等軟件公司技術人員對全市所有預算單位主要領導和財務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明確預算單位的具體責任,準確把握電子化支付環節、UK的使用管理、軟件的功能使用等基本操作要領;四是組織專門技術人員,深入到基層預算單位對專用電腦和UKey的使用者進行跟蹤服務和指導。
四、加大投入,改造網絡系統。一是對市局機房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組織開展財政網絡等保測評,規范采購軟硬件設備,健全機房管理制度,包括機房巡查記錄、出入登記制度,機房安全日志等;二是按照對等、安全、高效的原則,建立財政、人行及代理銀行之間兩兩互聯互通的專用通訊網絡并簽訂相關協議;三是按照《財政業務專網網絡安全介入規范》及財政網絡標準化建設等要求,對預算單位接入財政系統線路全部實行專線改造,開通專線200多條,為電子化改革打造安全高效的網絡環境。
五、立足規范,完善配套制度。一方面積極研究和草擬我市關于明確財務管理主體職責和規范財務支出行為的通知文件,旨在進一步規范財務支出管理,轉變監管方式,推行放管結合,壓實預算單位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相繼出臺我市電子化管理暫行辦法、電子印章管理辦法、動態監控管理辦法、國庫支付中心審核監督辦法、應急預案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財政服務效能和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確保我市國庫支付電子化試點工作如期上線運行并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