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落實。立足抓早、抓實,針對民生工程整體推進中工程進度慢、資金支出慢、基礎數據報送不規范、信息報送質量不高等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強化協調調度,細化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路線圖、時間表”,把責任落實到具體市直牽頭部門、相關縣區和責任人。
二是開展績效評價,強化結果運用。完善部門及第三方評價方式,出臺《關于開展2017年民生工程績效評價的通知》,采取標準化指標和個性化指標相結合的方式,科學設置評價指標,確保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完整性和指導性。
三是全面網上公示,加強輿情管控。全面推行民生工程信息網上公示制度,要求按月更新,同時公開監督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群眾投訴、縣級以上部門督查反饋意見、主流媒體(網絡)曝光的重大事件等,要求各地各部門安排專人登記、及時研究處置并整改到位。
四是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建后管養。每年都將民生工程管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且保持逐年增長。2017年全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建后管養資金4.249億元,增長10.41%。同時,建立健全管養長效機制,推動管養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和市場化。
五是創新宣傳載體,提高宣傳效果。制定全年宣傳計劃,將民生工程宣傳工作結合到全市“春季”三下鄉、全民文化月活動、美好鄉村建設宣傳月等重大宣傳工作中來,通過網站、微信、微博、電話、短信、宣傳欄、入門走訪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宣傳民生工程政策,并攜手安徽新聞綜合廣播開展系列宣傳,特設《百姓話民生》專題微故事,講述民生政策惠及百姓的真人真事,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定期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做客直播間,搭建政府與百姓溝通的“民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