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倫貝爾市財政局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柜面業務正式上線,財政信息化水平再上新臺階。呼倫貝爾市本級為全區第一家全面開展財政直接支付業務、授權業務及財政專戶業務電子化的盟市,為了使電子化改革業務順利實施,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精心準備,做好前期工作。第一,與人民銀行及各商業銀行召開聯席會議,確定市本級開展集中支付電子化業務的必要性及開展時間;第二,向自治區財政廳申報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的請示,并得到財政廳同意開展的批復;三是按照“三重一大”規定,經市財政局黨組會例會通過;四是按照政府采購相關規定,規范進行軟硬件設備的采購。
二是細化梳理,明確內容及流程。第一,召開人民銀行及商業銀行市本級電子支付啟動會,明確各部門職責及工作任務;第二,市財政局相關科室認真梳理國庫集中支付及財政專戶撥款業務流程及內容,在堅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不變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范、統一要求、統一標準”的原則確定電子化支付內容及范圍。
三、加強培訓,做好宣傳與指導。第一,建立微信群,便于財政部門、各預算單位、軟件公司、人民銀行、各商業代理銀行之間溝通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并公布工作進展情況;第二,由負責電子支付軟件公司針對支付清算的環節和步驟以及軟件的功能使用、電子印鑒簽章等基本操作,對預算單位開展培訓;第三,由國庫集中支付業務各代理銀行針對自助柜面業務進行培訓,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四、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電子化業務。第一,電子支付實施過程中,財政部門及各商業銀行定期召開聯席會,市財政局與軟件公司每周溝通工作進展情況,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第二,市財政局與人民銀行制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任務;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及時下發通知,下發工作計劃、明確業務內容及在途業務數據處理、培訓時間等,及時安排部署各階段工作;第三,結合內控制度建設,進一步梳理業務風險,規范崗位設置。
此次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支付改革,市本級236家預算單位全部實現電子化支付業務;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代理銀行分別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3家銀行;財政專戶業務電子化代理銀行為農業銀行。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業務成功上線,實現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的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財政服務效能,從整體上提升了財政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