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東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采取措施,脫貧攻堅穩步推進,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高,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今年,海東全面實行脫貧攻堅作戰指揮中心指揮長制度,將六縣(區)劃為六個戰區,形成以海東市脫貧攻堅方案為總綱,以“八個一批”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和十個行業部門專項實施方案為引領,以海東市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專項實施方案為抓手,以20項制度為保障的“1+8+10+10+20”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加快實施產業項目,投入國家和省級財政扶貧資金3億元,對六縣(區)的1.33萬戶4.99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特色種植、養殖、加工及運輸等到戶產業發展項目。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項目,2016年開工實施的4505戶易地搬遷對象中,預計今年10月份全部入住。積極與無錫市對接合作,初步達成2.73億元的合作協議,共建無錫海東市級扶貧產業園及無錫海東六縣(區)扶貧產業園,打造國內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典范。
同時,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月人均提高50元,達到438元/月;農村低保標準年人均提高350元,達到3320元/年;城市低保及特困供養人員取暖救助標準每戶提高250元,達到1000元/戶/年;農村低保及特困供養人員達到800元/戶/年。制定出臺《海東市關于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意見》《工作方案》等文件,全力推進試點工作。全市投資315萬元建設養老服務信息平臺7個,投資350萬元評估篩查出養老服務對象3.96萬名,進一步提高了養老服務精細化、科學化、信息化水平。高齡補貼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20元,達110至180元,為全市3.75萬名老年人發放2549萬元高齡補貼。
全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向農村、山區傾斜,鄉及以下學校任教教師不受崗位職數限制優先聘任。朝陽中學、第一高級中學兩所市屬學校將于年底建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人均50元提高到55元。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從610元提高到680元。持續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上半年完成改廁2008座,完成率為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