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為落實教育扶貧攻堅任務,進一步提高教育精準扶貧實效,完善資助政策體系。宜黃縣財政局“多舉措”扎實做好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確保學生資助工作順利實施,惠及民生工程,成效顯著。
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招生、開學等重要時點,利用電視、廣播、手機短信、微信平臺、宣傳手冊等形式,做好資助政策等的宣傳,全面地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宣傳,使符合條件的學生及時了解受助權利,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做到教育扶貧惠民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是加強部門密切協(xié)作。確保教育扶貧穩(wěn)步推進,教育資助及時發(fā)放,各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密切配合,深入各級各類學校,精準、全面、徹底地摸清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yè)學校等各學段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入學情況,做到不漏貧困村、不漏貧困戶、不漏貧困生,確保摸清底數全覆蓋,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tài)管理,最大限度發(fā)揮各種教育扶貧資源作用,確保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穩(wěn)步實施。據統(tǒng)計2016年底我縣建檔立卡貧困戶3832戶,建檔立卡在校學生有1040人。
三是明確單位管理職責。明確教育、財政、扶貧、監(jiān)督等部門對所轄學校的學籍和資助工作承擔管理責任;明確學生資助工作校長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由紀檢、審計、媒體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監(jiān)管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監(jiān)督檢查,對發(fā)現(xiàn)問題嚴肅查處。教育部門負責采集受助學生相關信息,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籌集及發(fā)放,扶貧部門負責確定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充分利用扶貧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及時建立、更新和維護受助學生信息,提供建檔立卡貧困生名單,紀檢、審計部門負責監(jiān)督及責任追究。
.
四是規(guī)范資助資金管理。明確各級各類資助資金撥付時間節(jié)點,重點解決資助資金撥付到位,明確認定標準和資助檔次,提高資助資金使用績效。學前教育資助標準按每人1000元/生年;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家庭困難補貼小學生1000元/生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高中生困難學生助學金(2000元/生年);職業(yè)教育學生免學費資助1500元/生年。2017年上半年財政拔付資助資金123.7萬元,發(fā)放學前教育12.8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困難補貼48.3萬元,高中困難助學金補貼55.1萬元,職業(yè)教育補助7.5萬元,資助政策落實到位,惠及學生達1705人,深受社會各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