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高度重視扶貧工作,近期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全市資產收益扶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到2019年底,基本實現全市123個貧困村全面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目標。
二是創新資產管理機制。要求貧困村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建立村級集體資產臺賬,及時將財政資金投入形成的新增資產登記入賬,分類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村級資產權益不受損害,防止村級集體資產流失。
三是保障資產收益水平。要求加強村級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管理,通過公開競爭、合同化管理等方式提高資產收益水平。年保底資產收益原則上不得低于6%,特殊情況下不得低于當年銀行貸款的基準利率,確保財政資金形成資產入股項目的保值增值、分紅獲利。
四是創新資產收益分享機制。要求貧困村在資產折股量化及資產收益分紅時,向弱勞動能力和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傾斜,發揮資產收益扶貧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將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財政資金投入到貧困村項目形成的經營性資產,以優先股的形式量化給貧困戶、貧困村集體;其他財政資金投入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其他農業企業等獎補項目,并記入村集體所有的資產取得的收益,貧困村可結合實際按一定比例量化分紅給貧困村、貧困戶。
五是強化工作落實。要求各級財政部門、扶貧及相關部門、鄉鎮和村的共同努力、合力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建立起資產折股量化及資產收益分紅的長效機制,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能及時分享到扶貧項目取得的資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