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汕尾市財政局嚴格按照財政部、廣東省財政廳的部署和要求,多措并舉全面推進以“1+7+25”模式為核心的財政內部控制建設,著力打造“職責明確、科學規范、運行高效、制衡有力”的內控機制,切實做到用制度管權、規范用權、依法理財。
一是強化領導,推進內控建設。我局黨組把完成內控制度建設作為財政工作一項重要任務,成立了由局長任主任、局其他領導成員任副主任、各科室負責人任委員的財政局內部控制委員會,及時召開專題黨組會議,主動邀請市紀委派駐紀檢組指導落實內控機制的具體工作。一年多來,局內控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以明確職責、完善制度、理順流程、控制節點為抓手,積極協調各科室、屬下單位公共參與內控制度建設,內控意識顯著提升,內控理念根植人心。
二是借鑒學習,細化內控制度。內控工作啟動后,我局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前往汕頭財政局學習內部控制建設的先進經驗,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學習開拓了視野、看到了差距、認清了形勢,積極借鑒省財廳和汕頭市財政局已經出臺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多次的會議討論和征求意見,制定出臺了《汕尾市財政局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和7項業務專項控制辦法,開創性地將內控制度細化到每個科室,逐步建立“1+7+25”(1為汕尾市財政局內部控制基本制度,7為相關聯的業務專項控制辦法,25為各科室及屬下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內控制度模式。
三是流程再造,提升內控水平。內控辦多次召集相關科室業務骨干,對全部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分析存在的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厘清責任邊界,按照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修訂完善各項工作業務流程,在財政業務層面,對預算管理、資金撥付、專戶管理、會計核算、政府采購等各個業務流程進行修訂完善;對預算內外資金、上級下達指標的分配、管理、監督等業務操作規程進行全方位規范;在機關運行層面,健全了公文處理、檔案管理、保密等制度,加強了機關經費、資產管理,規范了接待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等經費開支程序,使內部控制貫徹、滲透到各個環節,形成全過程、全方位覆蓋。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推進將崗位職責設置、內控流程、控制措施等嵌入信息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操作因素,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財政內部控制的目標,加快構建以財政業務為主線、以規范管理為目的、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的內控監管體系,同時要根據職能調整、職責變化和業務增減,探索和建立廉政風險防控的動態管理,及時校正風險點,減少防控盲區,修正防控措施,確保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有效、高效、長效。